當今社會有種怪現象:人們的財富在增加,但滿足感在減少;溝通工具在增加,但深入的溝通在減少;認識的人在增加,可以談話的人在減少;房子越來越大,里邊的人越來越少;精美的房子越來越多,完整的家庭越來越少;路越來越寬,心越來越窄;樓房越來越高,視野越來越低……對此,大家不禁要問:究竟哪里出了問題?
陽光心態的效應
有一首歌叫《今天是個好日子》,唱的是趕上盛世要會享太平。如果大伙趕上了盛世,但沒享受到太平,而是在苦悶猶豫當中熬過每一天,這就不是日子不好,事實上是心態出了問題。既然是心態出了問題,那么,有沒有什么辦法能夠調整一下心態,讓我們生在福中知福,不是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罵娘,而是體會到生命的輝煌,體會到今天的好日子?辦法是有的,就是塑造陽光心態!塑造陽光心態的目的是建立積極的價值觀,獲得健康的人生,釋放強勁的影響力。
心態有多大的力量呢?有個教授做過這樣的實驗,它把九個人領到一個黑屋子里,然后跟這九個人說,你們九個聽我的指揮,走過這個曲里拐彎的小橋,千萬別掉下去,不過掉下去也沒有關系,底下就是一點水。九個人聽明白了,嘩啦嘩啦過去了,過去以后,教授打開一盞黃燈,透過燈光,幾個人往橋下一看,嚇一跳,原來橋下不僅僅是一點水,還有好幾條鱷魚在游動!大家嚇壞了,都說,剛才幸好沒掉下去,早說,我們就不過了。教授再問:現在誰敢走回去?沒人敢走了。教授說,你們就想象自己走在堅固的鐵橋上,用這種積極的心理暗示來誘導自己。誘導了半天以后,三個人站了起來說可以試試。第一個人顫顫巍巍走了過去,時間多花了一倍;第二個人顫顫巍巍走到中間,嚇趴下了;第三個人只走了三步,就嚇趴下了。教授把他們安頓好以后,打開了所有的燈,透過燈光,幾個人才看明白,原來鱷魚是真的,但在鱷魚和橋之間有一層網,這個網是黃色的,剛才開了黃燈看不清楚。大家一看有網,膽子就大了,嘩啦嘩啦過去了八個人。剩一個人不敢過,教授說你在想啥呢?他說我擔心那個網不結實,我還是掉下去喂了鱷魚。這個案例揭示的是啥?揭示的是心態影響能力的發揮。
陽光心態是知足、感恩、達觀這樣一種心態,是一種健康的心態。它能讓人心境良好,人際關系正常,適應環境,力所能及改變環境,人格健康。雖然我們努力塑造良好的心境,但是由于人有一些恐懼,這些恐懼過于巨大容易導致我們心態不佳。請判斷一下,從你的視角看,人都怕啥?這邊有人說怕有病,那邊有人說怕窮。事實上,人類有六大恐懼,也就是怕窮、怕被批評、怕有病、怕失去愛、怕老、怕死。前兩個恐懼,怕窮、怕被批評,經過自己的努力能改變;中間兩個恐懼,怕有病,怕失去愛,經過自己的努力能不能改變?能,但不完全能;最后兩個,老與死,經過自己的努力能不能改變?根本就不能。人有這些恐懼,容易心境不好,但這六大恐懼是不論貴賤,大家全都有的,因此就別把所有的煩惱都讓自己扛,全人類都在扛著呢,我怕什么?要讓自己有好情緒。人類的情感由九類基本情緒組成:興趣、愉快是正向的;驚奇是中性的;悲傷、厭惡、憤怒、羞愧、恐懼、輕蔑,這六類是負面的。負面情緒居絕對多數,因此人就少有好情緒,常常不知不覺就進入負面情緒狀態。人們容易沒有好心情,怎么辦?有沒有一種工具可以把興趣和愉快這兩種情緒調動起來,使我們經常處于興趣和愉快狀態?心態很好,人就會身心健康、事業成功,我們求的不就是這兩點嗎?陽光心態能調動積極情緒,能造福三代人,下面是子女,中間是自己,上面是老人。陽光心態能締造三個層面的和諧,一是你自身的和諧,二是自己和別人的和諧,三是個人同組織的和諧。
帶著好心情去競爭
過去傳播的是成功學,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兵,不想當船長的水手不是好水手,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然后大家苦苦往上整,整不上去就煩惱,就是這種成功學思想導致大家心情糟糕。船只有一個船長,要想自己當船長,得組織一伙人,把船長扔水里去,自己當船長,下面的人還想當船長,再組織一伙人,再把這個船長扔水里去,最后就剩兩個人了,說我得把你扔下去,就剩我自己,結果這個船非沉不可。成功學用不好會導致很多人為了競爭,不擇手段,為達目的,不計代價,最后心情糟糕透了。
有兩個人出來看風景,大家都沒少看,一個人動了一個心眼,我要比你早看一步,他快走一步,另外一個
人想我也不是沒腿我快你兩步,那個人快四步,最后變成了兩個人賽跑,倆人出來看風景,最后變成了賽跑。大家要牢牢記住這個案例,時刻會有新的發現,我們干嗎來了?我們是來賽跑還是來看風景的?看風景的,現在卻變成賽跑,就是爭啊、搶啊、奪啊。各地大興GDP之風。GDP現在已經出現負面意義了,GDP確實高了,環境卻被破壞了,能源枯竭了,人們的心情糟糕透了。人們物質極大的豐富,但是心情越來越糟糕,就是光用GDP給鬧的,現在GDP已經被開始綜合使用了,所以只要大家平安快樂,能夠正常循環,這么大的GDP就是最好的。高了,我們從非理性的角度分析,過剩的GDP就是造垃圾,就是把這個東西廉價地造出來,把好東西變成垃圾,這樣就把能源搞沒了,把水搞污染了。因此說,適度競爭產生活力,過度競爭身心疲憊,過去為了爭心情就不好,然后大家索性都不爭,去遁世,學老莊清高,但是這種清高又沒法生存,遁世沒法生存,因此還要爭。爭不好,不爭也不好。那應該怎么辦呢?我們要處于中間狀態,帶著好心情去爭,如何帶著好心情去爭呢?就是當生存基礎不成問題以后,你要保持好心情,努力向上,達不到最好,達到次最好,即使什么都達不到,現狀仍然挺好,這就是先生存后發展的道理。
(報告人系清華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教授。
來源:北京日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