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明朝威武,相對于宋朝的懦弱,大明向來是不和親,不議和的硬漢形象,現在我要給明粉潑盆冷水了,明其實也沒我們所想的那么的強大,明長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明長城開始修筑于洪武十四年,一直到嘉靖,隆慶年間都在延長,這說明明朝無法永遠的清除北方邊患,其實我們一直有個誤區,就是元順帝的北逃并不是元帝國的滅亡。
蒙古族丟棄元大都北京,只是標志著元帝國失去了對中原的統治。元帝國是有很多的蒙古部落組成,即使后來北元庭被藍玉剿滅,也無法消除大大小小的蒙古部落,這也是大明一直埋藏的隱患。這個隱患終于在1449年 也就是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北方蒙古瓦剌一部入侵,擄走了大明皇帝朱祁鎮,史稱土木堡之變。
英宗被俘,瓦剌以此為要挾,無奈宮中以太后,朝中以于謙的提議下立英宗弟弟朱祁鈺為帝,史為代宗。
代宗在位期間,知人善任,勵精圖治,提拔了一批以于謙為首的正直大臣,在君臣的努力下,擊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大明江山轉危為安,后有對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了整治和改革,使明朝有亂而逐漸走向中興,然卻是十分可憐的皇帝。
由于輕信奸臣,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奪門之變爆發,明英宗復位,代宗含恨而死,幼子早夭,死后被哥哥英宗廢除稱號,不準入皇陵,以親王之禮葬于北京西山,是唯一以為自朱棣之后沒有被葬入明十三陵的皇帝,也是個可憐人。
代宗朱祁鈺死沒多久,一代名人于謙也被昏聵的英宗朱祁鎮誅殺!代理了8年就這下場,學學趙構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