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喬木 子屬:木蘭屬
花期:3,4,5月
落葉大灌木,高達3~5米,芽有灰褐色細毛;小枝紫褐色。葉倒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10—18厘米,寬4—10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背面沿脈有柔毛。花先葉開放或很少與葉同時開放,大型,鐘狀;花萼片3,披針形,淡紫褐色,長2—3厘米;花瓣6,長圓狀倒卵形,長8一10厘米,外面紫色或紫紅色,內面白色;花絲和心皮紫紅色;花住1,頂端尖,微彎。聚合果長圓形,長7—10厘米,淡褐色。花期4—5月。
紫玉蘭是木蘭科木蘭屬落葉灌木,地栽高3至5米,盆栽高1至1.5米,常叢生,葉倒卵形或橢圓形,花單生于枝頂,鐘狀,花被9片,3片排成一輪,紫色或紫紅色,春季先花后葉或花葉同放。
用途
喜光,較耐寒。通常植于庭園觀賞,也可作嫁接玉蘭的砧木。樹皮、葉和花可提制芳香浸膏;花含揮發油及少量生物堿。花蕾稱“辛夷”,供藥用,入藥可治頭痛、鼻竇炎等,并有降壓的功效。
藥用
紫玉蘭不僅觀賞價值高,病蟲害少,而且其花蕾名辛夷,歷來是中醫治鼻病的主藥,于花前蕾期采摘,置通風良好處陰干備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其治療鼻病的療效作了肯定的論述。現代研究證明,辛夷所含的揮發油對鼻粘膜血管有收縮作用,并能促進分泌物的吸收,從而改善鼻孔通氣功能。治急慢性鼻炎、鼻竇炎,可取辛夷、蒼耳子各10克,用紗布包煎,取其濃縮汁滴鼻,每日3、4次,療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