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小學生:訂下閱讀守則第一條
梁語喬
“老師,你不是說寫完考卷,可以看自己的書嗎?”學生像做錯事般小聲的回著話。
“是??!我是問你為什么要放在抽屜里看呢?”
“呃——因為我不確定是不是真的可以看課外讀物……”學生還是不放心的說。
“拿出來看!這樣看書會駝背。光線不足,對眼睛也不好!”
閱讀的元素當然是書,如何讓學生想看書的時候,就看得到書,是我第一個要完成的目標。
其實,我們學校有一間很棒的圖書室,里面的藏書也很多,只是,學生并不習慣跑圖書室,所以需要一些規定,讓他們會去借書。
所以,我訂下了閱讀守則第一條。每個人隨手都要有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如果沒有,老師借你一本,三天后,繳交一篇四百字的閱讀心得。
剛開始這樣規定之后,大部分的學生都會準備一本書在身邊,可是總有幾個學生有各式各樣的借口——
“你為什么在發呆?你的書呢?”
“老師,我的書看完了,但是還沒去借新的?!?/em>
“你呢?”
“老師,我有借一本書,可是被別人借走了。”
“老師,我們家沒有書?!?/em>
“老師,我本來要去借書,但是下課時間太短了,我還沒借到書就打鐘了。”……
孩子們當然會有各式各樣合理的借口,可是在擔任代理教師的時候,我學到一些教師注意事項——
1.規定要訂得簡單、可行,才不會為難學生,也為難自己。
2.要說到做到,不然以后說的話,就沒人理會了。
于是,一方面,我趁機給了這些學生適合他們看的書,也一定追到規定的心得作業。
另一方面,我把家中適合他們閱讀的書,都帶到學校去。擺滿了幾個三層書柜,讓他們下課時間,順手就可以拿到一本書。
除此之外,也盡量安排一個星期,帶他們到圖書室一次。讓他們有更充裕的時問,借到自己真正有興趣的書。
因為手上有書的人,可以自由自在的閱讀,不會被老師為難。再加上借書變成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執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全班就達到了閱讀守則第一:隨手有一本自己喜歡的書。
許多國中老師覺得無法推動閱讀的最大原因——找不到時間
書是閱讀的元素,時間當然也是。如果只有書,卻沒有時間,那么“閱讀”這件事就不可能發生。
我自己的成長經驗告訴了我一件事——無聊的時候,如果只有書讀,是最容易養成閱讀習慣,也最容易讓人愛上閱讀。
在學校里,沒有電視,也沒有計算機,應該比在家里更容易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所以,我該怎么找出學生無聊的時間,成為了我第二個課題。
我那時并不知道,這個課題原來是許多國中老師覺得無法推動閱讀的最大因素!
在觀察學生之后,基本上,我把學生分成兩類,一種是回家不寫功課,然后早上到了學校,趁早自修,拼命的趕,趕不完的,就被老師罰下課去補寫。好不容易放學回到家,就開始看電視、玩計算機,等到累得想睡的時候,已經是半夜了,功課也早就忘得一干二凈,于是,隔天又是日復一日被功課追趕的生活。
那學習態度好的學生呢?功課都完成了,應該有時間可以看書吧?這倒也未必。
這些學生通常是老師的好幫手,一早來幫忙催收各項作業;將各科作業整理好,交到老師的位置上;帶那些功課沒寫的去找老師;幫忙指導同學不會寫的功課;幫老師準備上課的用具;完成老師交辦的事情……
放學后呢?放學后,等補習班的車子,直接載到補習班。上完課,已經九點多、十點了,回家寫完功課,準備好考試的科目,也都快半夜了,所以,也沒有多余的時間可以閱讀課外讀物。
早自修,除了小考,只能閱讀
可是,如果找不出他們可以閱讀的時間,又怎么能夠養成他們閱讀的習慣呢?
于是我努力的想辦法幫學生找出可以閱讀的空閑時間,還訂下了閱讀守則第二條:空閑的時間,只能看課外讀物,也只能閱讀課外讀物。
第一個找到的當然是早自修的時間,過去擔任代理教師的時候,就發現各班早自修的狀況,是趕作業的趕作業;看教科書、背書的繼續背:玩的繼續玩;吵的繼續吵。
這些時間,如果能夠空下來,大家一起安靜的閱讀,那個畫面一定很棒!只是,國中早自修的時間,難免會安排檢測學生學習的小考試。我覺得小考本身不是一件壞事,太過在乎成績,才是考試不好的原罪。
如果能夠讓學生理解小考的目的,是希望透過小考試,協助學生清楚他們自己的學習狀況,那小考對學生的學習,其實是有益的。
所以,我并不打算將班上各科的小考撤掉。不過,我也發現一般老師出的小考題目,通常在二十分鐘以內就可以完成了,所以早自修如果有安排小考的話,學生不是反復的檢查早就已經檢查過N遍的考試卷,不然,就是猜完了以后,開始坐在位置上發呆或是睡覺。如果無聊的時間太久的話,甚至會開始搗亂。
因此,考完試后,讓他們可以拿出課外讀物來閱讀,那么他們每天早自修可以閱讀的時間,并不會因為安排小考而消失。
所以,我決定從早自修整頓起。
然后根據學校的作息時間,我訂下了早自修的規定——
規定一:七點二十,早自修鐘響前,要將該天的功課交齊,過了,就不再收作業。
這樣的規定,主要是要完整早自修的閱讀時間,不要讓學生沒寫作業的抄作業,收作業的一團亂,然后讓想看書的人,也看不了書。
雖然七點二十之后就不再收作業,可是學生還是習慣在早自修的時間,借功課來抄,所以再把規定訂得明確一點。因此,我又加了另一條規定。
規定二:早自修不可以寫功課,不可以看教科書。除了小考之外,只能閱讀課外讀物
從此明文規定,早自修的這段時間,除了小考之外,可以做的就只能閱讀課外讀物了。
在課堂上,正大光明的看課外課物?
剛開始實行這個規定的時候,班上發生許多有趣的事。
平時會完成作業,習慣拿著教科書一背再背的同學,對于這個規定可是又信又疑,常??吹接腥藢⒄n外讀物放在抽屜里看。
這時,我就會走過去問他:“你在做什么?”
“老師,你不是說寫完考卷,可以看自己的書嗎?”學生像做錯事般小聲的回著話。
“是?。∥沂菃柲銥槭裁匆旁诔閷侠锟茨??”
“呃,因為我不確定是不是真的可以看課外讀物……”學生還是不放心的說。
“拿出來看!這樣看書會駝背。光線不足,對眼睛也不好!”
然后學生才會半信半疑的把書拿到桌面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