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這也許是絕大多數開國功臣難以逃脫的宿命。中國自古以來,總有一些為民請命,舍身求法的人,他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或為專制君主和邪惡勢力所不容,或為君王猜忌而遭殺身之禍。多少仁人志士被冤殺,多少為國為民的忠耿之士身陷囹圄。所以人們常說:“歷史是用血寫成的!”看來真的有一定道理啊。雖然這是個很沉重的話題,但是今天的我們還是應該理智地看待這個無法規避的問題。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歷代被“烹”的著名文臣武將們。(按歷史順序排列)
伍子胥,春秋時楚國人,前522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費無忌陷害,父、兄為楚平王所殺,被迫出逃吳國,發誓必傾覆楚國,以報殺親之仇。入吳后,輔佐吳王闔閭修法制以任賢能,后又推舉孫武,使吳成為東南地區一強國。前484年,吳王夫差聽信小人讒言,賜死。
衛國人,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應秦孝公求賢令入秦,說服秦孝公變法圖強。在位執政十九年,確立了“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正確的變法指導思想。經商鞅變法后,秦國逐漸開始走向強大,為后來的掃六合打下基礎。孝公死后,曾經因變法而觸及的貴族伺機報復,前338年,商鞅死于車裂。
3。秦國大將---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