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明天,他們在思考 |
- 作者:曾令格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47 更新時間:2008-9-24 - |
——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國家級實驗區教育局長系列訪談 ● 本刊編輯部 編者按:2001 年至今,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改革已經走過了七個年頭。作為新課程的“先鋒隊”,42 個國家級課程改革實驗區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進中先試先行、勇于實踐、敢于探索,在制度完善、隊伍建設、課堂教學、校本教研、考試評價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在大幅度提升本區域基礎教育質量的同時,也為課程改革在全國范圍內的全面實施做出了巨大貢獻。 目前,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改革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鋪開,并且正面臨著向縱深推進的歷史機遇。本刊記者對深圳市南山區、北京市海淀區、杭州市余杭區三個國家級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教育部門的負責人進行了采訪。我們傾聽他們在七年課改中的種種收獲與感觸,更關注他們今天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深圳南山:讓義務教育走向科學與和諧 ● 曾令格(深圳市南山區教育局局長) 七年的課程改革,使南山區向教育現代化邁進了一大步。如果沒有課程改革的洗禮,教師觀念、能力和行為的變化是不可能完成的,南山區教育的進步也是難以實現的。最重要的是,課程改革讓學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比如,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們不僅在全國率先開設了綜合課程,而且堅持不斷完善,實施得扎實有效,已經成為我區課改的一大亮點,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我區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定,也已經實現電子化,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很有幫助。在改革的過程中,我們有幾點深切的感受: 1. 實施素質教育的方向決不能有任何偏移。對素質教育,大家盡管有認同,但似乎還沒有真正從教育的本質的高度來理解,沒有從學生素質發展的角度達成統一的價值取向。堅定不移地實施素質教育,這一定要成為局長、校長、教師統一的價值取向。去年我們提出,要用教育家辦學,推進南山教育現代化。即要讓我們南山的局長、科長、校長和老師都要有做教育家的追求。現代化指我們要不斷探索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道路,而這一切的核心是學生素質的發展。學生素質中自主、探究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批判性思維、領導意識、自我發展和設計的能力等等,一定是我們教育最核心的問題,否則我們培養的人是不能適應當今社會需求的。 2.“起而行之”比“坐而議之”有價值得多。教育界有不少人老在批評外部環境不佳,外部固然有很多問題,我們無法一下子解決。但教育內部能夠做的事情有哪些?要進行梳理,從我們能做的做起,不要等、不能等。不要光去批判,應該著重于建設,只有建設才能出人才。所以,行動是最重要的,我們必須理解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有一個漸進的過程。 3. 校長教師的發展是教育質量的根本保障。我們要培養一批有追求、有理想、有能力的教育家型校長和專家型的教師團隊,否則,實現人的現代化永遠是空的。在南山區,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際已經到了第二輪,需要追求有規模支撐的質量(這里的質量是廣義的,不僅僅指分數)。南山區政府已經為基礎教育投入了11 個億,今年要再投資1.2 億,其中2000 萬作為教師素質的提高工程經費,對教師進行培訓。我們設計了校長的課程和教師的課程,提出教師、校長要多到國外去接觸、去看,走進國外的校園,看國外的校長是怎么做的。我們曾把所有的校長都派到香港去聽課,回來后校長們感觸很深。作為現代教育部門,如何能形成一種適合自己的教師、校長發展的專業課程,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這些作為支撐,想做到可持續發展是很難的。 4. 數據化的管理很重要。南山現在已經有了教學質量的年報制度,每校一個模版,用數字來說話。中國教育一直比較注重經驗,注重描述性的評價和總結,缺少實證的分析與研究,缺少數據。所以,我覺得我們教育教學的評價一定要走向用數據來分析和實證的道路,這樣才能有真正的說服力。 下一步,南山區的目標是探索中國基礎教育現代化之路。這里有兩個主題,第一是科學發展,第二是和諧發展。 第一,推動教育科學發展。教育發展的第一個瓶頸是科學性不足,表現在教師的專業知識不足。比如說,我們對學生的心理分析水平是很有限的,那么根據學生一定階段的發展需求來施教就是一句空話。所以我提出要研究不同階段孩子的素質教育特點,幼兒園重點解決什么問題,小學一到三年級解決什么問題,四到六年級解決什么問題,只有把小學六年辦好了初中才能辦好,高中才能辦好。我們一定要著眼于人的素質的提高,要站在建設創新國家、培養創新人才的高度來理解這個問題。一個人從小學到大學畢業,國家投入至少五十萬,但大學畢業后不能為社會所用,我們投入的效益哪兒去了?這既是個社會責任問題,也是科學性的問題。所以我提出,教師也好、校長也好、局長也好,都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教育畢竟是社會發展的一個系統,在后工業化時代,中國教育怎么發展?教育在這個階段的責任是什么?在這個階段,社會上的問題是怎么投射到教育上的?校長、局長要思考這些問題,努力促進教育科學發展。 第二,推動教育和諧發展。和諧的教育一定有著民主的課堂,良好的師生關系,還有和諧的校園。和諧,主要就是各種關系的處理。校長與教師的關系,與家長的關系,與學生的關系,這些關系都要處理好。局長為校長服務,校長為教師和學生服務,學校為家長服務,教育為社會服務,這些關系也要處理好。此外,要重視教育公平,所謂教育公平就是機會公平、過程公平、結果公平,我們已經基本實現了機會公平,現在需要在過程和結果公平上實現跨越。 另外,我們要抓好幾個創建。一個是創建廣東省教育現代化示范區,今年下半年接受審核。二是建設中國教育學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實驗區,已經掛牌。第三是創建國家課程改革示范區,我們是國家級課改實驗區,要進一步完善我們的制度和機制,拿出可供別人參照的具有科學價值的東西,因為科學的東西是可以復制和推廣的。第四是建設南山國際教育交流實驗區。南山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國際學校就有五所,登記的外國人有一萬人,我們如何就近借鑒國際的理念,來加強深圳與國際的融和, 來促進深圳教師的專業發展,這是一個很大的、需要長期投入精力來研究和實踐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