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王”布局,未來已到來!國內最大的智能化對蝦深加工工廠投產開業,國聯水產迎來智能化、信息化發展新時...
國聯智能化工廠開業投產,國聯水產(吳川)對蝦產業園同步揭牌
文 / 海鮮指南(seafood-guide)沈基文
更多現場高清原圖請復制鏈接獲取:
https://live.photoplus.cn/activity/live/pc/12663803/#/
國聯智能化工廠開業投產,國聯水產(吳川)對蝦產業園同步揭牌9月25日上午,國聯水產(吳川)對蝦產業園揭牌儀式暨國聯智能化工廠開業投產盛典于湛江盛大召開。
原國家農業部副部長齊景發,湛江市人民政府市長姜建軍,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高慶營,湛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歐先偉,湛江市政協副主席趙志輝,吳川市市委書記全可文,吳川市人民政府市長曹棟,湖南益陽市副市長湯瑞詳,中國漁業協會會長、原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趙興武,中國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于露,美國國家漁業協會(National Fisheries Institute) 媒體運營副總裁加文·吉本斯,全球水產養殖聯盟(GAA)亞洲業務拓展總監畢敬樺、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湯慶順,全國工商聯水產商會永久名譽會長盧晉太,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執行會長譚海城、永輝超市核心合伙人李峰,永輝現代農業總經理林建華,永輝董事會秘書張經儀,百勝中國首席供應鏈官陳玟瑞,盒馬鮮生海鮮水產總監津藝,廣州酒家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建國,真功夫派高級研發經理胡曉剛,武漢良之隆食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長良,加拿大三魚集團董事長Peter Fu,沙特National Aquaculture Group主席Alballaa Ahmed Rashid M,印度Devid Seafood公司代表PB先生,印度Avanti Feeds公司代表Mr. INDRA KUMAR ALLURI,銅陵市政府招商局局長肖凌平、監利縣委書記黃鎮等嘉賓到場見證,共同見證的還有全國工商聯、湖南益陽市政府、安徽銅陵市政府、湛江市委、市政府、湛江海關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代表,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水產企業家、協會、投資與證券、供應商、合作伙伴等近500人。資料顯示,國聯水產集團(以下簡稱國聯)是一家集育苗、工業化養殖、飼料、海洋食品加工、國內國際貿易、水產科研為一體的全產業鏈上市企業,在中國、南美洲、東南亞和中東等對蝦及綜合水產品主要原料產地實現規模化采購,在中國和美國等兩大主流消費市場擁有較為領先的市場地位,并已拓展到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智利、香港等多個國家或地區的全渠道覆蓋。當天投產開業的國聯智能化工廠項目于2017年9月正式奠基,總占地300畝,第一期總投資7.8億元,經過2年多的建設,打造了當今世界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最高,集研發、信息化與生產為一體、充分應用5G技術的智能化水產食品新工廠。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實現營業收入35億元,結合ERP、MES、PLM、倉儲管理等信息管理系統可實現50%以上中控操作和數據自動采集,融合5G試點示范項目實現了由水產品加工到海洋食品智造的提質增效、由水產加工廠到中央廚房的轉型升級。國聯智能化工廠開業投產的同時,國聯水產(吳川)對蝦產業園同步揭牌,則充分體現了國聯以對蝦為千億級大單品戰略的配套作用。海鮮指南了解到,該工廠投產后將成為國內最大的智能化對蝦深加工工廠,國聯的產能結構將得到進一步優化,加工技術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國聯水產集團董事長李忠在致辭中提到:“新工廠(智能化工廠)開業投產,國聯從湛江市開發區搬遷至湛江吳川黃坡工業園,工廠體系全面升級,也標志著國聯‘1+5+N’(1個智能化核心工廠+5個自有工廠+N個OEM工廠)體系形成,迎來了一個智能化、信息化發展新時代!未來,國聯水產集團將持續在水產品領域精耕細作,充分發揮研發、自動化優勢,構建國內水產品產業標準化、品牌化、市場化的新格局,以超前的戰略規劃和奮斗的國聯精神,推動產業升級!”“經過18年的發展,我們實現了跨國經營,通過資源、市場與品牌的內外并舉成為中國水產業的領軍企業、全球水產資源整合運營商,已經邁入全球化發展階段,智能化食品工廠的成立是國聯建立穩定成熟的水產供應鏈體系、形成全球優質海洋蛋白經濟戰略部署的規劃之一。”海鮮指南了解到,國聯的智能化工廠自動化程度已達70%,對蝦生產線分為全自動剝蝦(主要用于剝蝦仁)、半自動剝蝦(主要用于剝鳳尾蝦、蝴蝶蝦)和手工線15條(主要做機器無法實現的剝蝦),每天處理原料100噸;總共8條速凍生產線,每天做120噸成品(當前為4條生蝦生產線,主要配置瑞典流態床設備與沖擊式速凍設備,可以在3-8分鐘完成產品速凍,常規的雙螺旋速凍要22分鐘);外包裝為自動包裝,以小包裝產品為主,彩袋裝、真空裝、盒子裝實現切換。產品包裝完經過x光檢測、金屬檢測和重量檢測,再進行自動裝箱、打包、碼垛、入庫。智能化工廠的投產與國聯的轉型戰略是分不開的,海鮮指南了解到,在國聯的轉型戰略里,品類開發依據“千億級大單品”和“全球海產精選”戰略,智能化工廠投產是定位以對蝦為主要加工原料的綜合水產品深加工工廠;輔以產品推向全渠道覆蓋,做強餐飲和流通兩類優勢B端渠道,做大電商和商超兩類新興C端渠道。“餐飲渠道憑借聯合研發提供菜品創意、新品試制到工業化生產的綜合服務,流通渠道推行渠道下沉、建設八大區八大倉提高渠道滲透能力”。2019年上半年報告顯示,上半年國聯水產國內收入實現大幅增長,同比增長約68%,內銷市場有力支撐國聯業績高速增長,電商渠道連續五年保持100%增速,而商超渠道在永輝入股后呈現強勁增長。如今,智能化工廠的建立既可滿足B端渠道食材化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亦可以滿足C端小包裝產品需求大規模生產,依托智能化新工廠的“中央廚房”功能,國聯因此也將服務更多連鎖餐飲、食品企業和終端消費者。李忠也提到:“智能化工廠主要為中西式連鎖餐飲定制標準化菜品,為新零售線上線下提供個性化的爆品。未來已到來!國聯智能化新工廠將推動整個水產行業轉型升級,(將成為)提高中國漁業裝備的智能化、國際化水平的行業典范!”截止到目前,國聯2019年年度經營任務和目標(積極開發小龍蝦等新品類和研發新產品并快速實現市場化、穩步推進工業化養殖進程、基本完成智能化新工廠建設)已基本實現,正朝著第四個五年戰略規劃確立的方向邁進。海鮮指南原創稿件,如需轉載須于發布24小時后取得授權并于文首注明來源:海鮮指南(ID:seafood-guide),否則按侵權追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