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注全血比輸注血液成分更好”? “‘熊貓血’患者任何情況下輸注普通血液都會產(chǎn)生嚴重副作用”? 這樣的說法您聽說過嗎,是否也是如此認為?其實上,這些說法都是對臨床用血的誤讀。 成分輸血比輸全血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減少血液資源的浪費,提高血液的利用效率。“如果這個患者只需要輸注紅細胞,卻輸了全血,那血液中的其他血液成分就浪費掉了,這樣也影響了有需要這些成分的患者的使用?!?/p> 成分輸血另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降低患者因輸血產(chǎn)生副作用的風險。不同的血液成分在人體內能夠發(fā)生的副作用不一樣,所以輸注血液成分比輸全血能夠產(chǎn)生的副作用小。比如,血液中的白細胞能夠引起發(fā)熱反應,如果只是輸注相應血液成分,就會避免輸注白細胞進而避免相應的副作用。 所以,基于這些原因目前臨床上基本采取的都是成分輸血。 患者輸血除了要根據(jù)病情選擇血液成分,還要根據(jù)自身血液類型來選擇適合的血源,也就是A型血的人只能輸A型血,B型血的人只能輸B型血。血液除了分ABO型,還分Rh陰性和Rh陽性,比如Rh陽性A型血、Rh陰性A型血。 Rh陽性血的人很普遍,Rh陰性血在我國人群中占有的比例僅為0.3%左右,屬于稀有血型,也就是常說的“熊貓血”。正是由于“熊貓血”的稀有,每當出現(xiàn)“熊貓血”患者急求Rh陰性血源的消息總能引起人們的關注。不過“熊貓血”患者只有在輸注紅細胞時需要考慮血源的Rh陰性或Rh陽性,而在輸注血小板時則不需要考慮。 血液成分中只有紅細胞上具有Rh抗原,也就是說只有紅細胞分Rh陰性和Rh陽性,而血小板是不分Rh陰性和Rh陽性的。簡單說稀有血型患者輸注紅細胞需要分Rh陰性和Rh陽性,輸注血小板就不需要考慮。 基于這種原因,我國《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明確規(guī)定,機采濃縮血小板應ABO同型輸注。這就是說機采血小板輸注可以不考慮Rh陽性或陰性,只要ABO血型相同就可以。根據(jù)這項規(guī)定,目前國內所有采供血機構向醫(yī)院發(fā)放血小板時不考慮Rh陰性或Rh陽性。 由于血小板中殘留極微量紅細胞,所以Rh陰性患者輸注Rh陽性血小板產(chǎn)生Rh抗體的概率非常低,也就是說Rh陰性患者輸注Rh陽性血小板風險很低。 “熊貓血”患者輸注血小板也不能完全避免產(chǎn)生抗體,但即使因輸注血小板產(chǎn)生抗體,對于男性或不再生育的女性除了以后輸注紅細胞時必須輸注Rh陰性紅細胞外沒有任何影響。 而對于需要生育的女性來說,產(chǎn)生抗體最大的不良影響是會有誘發(fā)新生兒溶血病的風險,但是目前也有辦法預防或治療新生兒溶血病。所以,市民對輸注血小板能夠產(chǎn)生的風險無需過度的擔心。 82.5克葡萄糖,即取165毫升50%葡萄糖注射液加水至300毫升口服。 輸血規(guī)范明確指出輸注血小板不分Rh陰性和Rh陽性,除了血小板上沒有Rh抗原,也考慮了血小板無法長期保存、“熊貓血”的稀少等原因。 目前血小板最多只能保存5天,血液傳播疾病篩查需要1~2天,實際上血小板也就只能保存3~4天,而這也就決定了在急診需要的情況下根本無法提供Rh陰性獻血者捐獻的血小板。又由于獻血有時間間隔要求,如果一位稀有血型獻血者獻了血小板,一段時間內就不能獻紅細胞。 而一方面由于輸注紅細胞需要考慮陰性或陽性,另一方面臨床上紅細胞的需求量比血小板需求量大,所以應該鼓勵稀有血型獻血者捐獻紅細胞而不是血小板,將血液資源用到更需要的地方。盲目呼吁稀有血型者獻血,還可能影響到真正需要用稀有血型的患者,影響正常的采血工作。 稀有血型患者因治療需要用血,所在醫(yī)院就會根據(jù)患者情況向血液中心提出申請,血液中心就會將血庫的現(xiàn)有血分配給醫(yī)院使用,如果短時間內稀有血型不能滿足臨床需要,血液中心就會動員固定的稀有血型獻血者前來獻血。
來源:太原市紅十字血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