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豆瓣用戶阿鴆給《達倫·布朗:就范》的評論
首發于公號:毒家上映
今天不推電影,推真人秀。一步一步誘導你去殺人的那種。
不信?那就來試試——
網飛新出的真人秀,請來了英國魔術師達倫·布朗(Derren Brown)。
大部分寶寶們應該還不熟悉他的名字,其實他曾在英劇《神探夏洛克》第三季中客串過自己。大手一揮,花生就被催眠了。
但早在2003年,他就已經名聲大噪了。
2003年10月5日,達倫·布朗在英國“第4頻道”直播表演俄羅斯輪盤賭。就像電影里常見的,志愿者在左輪手槍里隨機裝了一發子彈,并從1-6念出6個數字。達倫·布朗通過對志愿者聲音的判斷,來決定扣扳機的那一刻,是對準自己的腦袋,還是房間里的沙袋。
(真·送命題)
結局我們都知曉了,達倫·布朗活了下來,一舉成名。(想看的,B站就有,搜索達倫布朗俄羅斯)
現在,他又把目光轉向了“如何通過心理暗示誘導一個普通人殺人”。來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如果你是一家咖啡店的員工,此時有人打電話過來,聲稱他是一名警察,告訴你在店里那個推著嬰兒車的女子其實是個人販子,并要求你配合把女子引開,將嬰兒車推走,你會怎么做?
我可能會當成騙子直接掛電話。
有一個小哥真的聽從了“警察”的要求,根據指示將嬰兒車推出店外。
沒錯,他也真的上當了。打電話的警察和推著嬰兒車的女子都是達倫·布朗請來的演員,而嬰兒只是一個栩栩如生的仿真品。
小哥啊,你在沒有確認警察身份是否真實的情況下便將嬰兒車推走,甚至連嬰兒的真假也沒有分辨,你不上當誰上當!
這是達倫·布朗做的一次關于人類社會屈從性的實驗。
你可能會說,推嬰兒車跟殺人能比嗎?再怎么隨大流,一個正常人怎么會主動去殺人?
好。現在,“誘導殺人計劃”正式開始。
首先是選人。別看達倫·布朗每次實驗/表演都能成功,這其實是因為他很擅長選人。對于這個實驗,要社會屈從性強的人才行。不聽話的,直接pass。
達倫·布朗請了三位演員在面試室(假裝)等候,讓他們一聽到鈴聲響就站起來,再次聽到便坐下,如此反復。
真正要面試的人隨后進來,事先他們并沒被告知要做任何事。如果他們看見三人的動作會自主模仿(即從眾心理),那么達倫·布朗want you。
最后,達倫·布朗留下的都是即使三位演員離開現場,依然根據鈴聲站立或坐下的人。盡管根本沒人要求他們這么做。最終達倫·布朗挑選出四個人做這個實驗,為了不引起懷疑,當時都告知他們已被淘汰。
兩個月后,一切準備工作就緒,“殺人犯”要亮相了。達倫·布朗虛擬了一個名為“推手”(PUSH)的慈善項目,并邀請許多著名演員幫他宣傳。包括潮爺馬丁·弗瑞曼(Martin Freeman)。
“神秘博士”大衛·田納特(David Tennant)等等。
“推手”要舉行一個慈善拍賣晚宴,小白鼠克里斯為拓展人脈將會毫不知情地出席。
此時距離他將人推下樓頂只有72分鐘。
克里斯今年29歲,是一家印刷與設計公司的聯合總監。平日的他待人寬厚,怎么看也不像會把人從樓頂推下去的人。
因為他誰也不認識(廢話),偽裝成生意伙伴、慈善項目總監的演員湯姆將他一直帶在身邊。
第一個坑很快就來了——因運送素食的車出了點問題(當然是假的),晚宴上只有肉食了。湯姆想了個辦法,讓克里斯和他一起把肉食香腸卷分一半出來,插上素食的小旗子。克里斯想也沒想便照做了,絲毫也沒有質疑這么做正確與否。
湯姆告訴克里斯,一個將會捐獻500萬英鎊給推手的大老板要來,一定要招呼好人家。
為了使克里斯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湯姆故意沒有通知他晚宴要穿正裝,在場唯一穿著休閑襯衣的他將會因為這一點而屈從性更強。
所以當湯姆問克里斯能不能幫大老板拿包時,克里斯忙不迭地答應了。之后,大老板假裝發怒而急病突發身亡,此時他身邊只有克里斯和湯姆兩個人。
湯姆為慈善晚宴順利舉行,慫恿克里斯和自己一同把大老板的尸體藏起來,等晚宴結束再報警。
至此,(在克里斯看來)事情開始失控。
同湯姆把大老板尸體藏起來后,克里斯又被其他賓客誤(故意)認為是大老板。在湯姆的勸說下,克里斯甚至裝做大老板上臺演講。
事情就這樣不斷發酵……
距離他將人推下樓頂已不足一小時,這人又是誰呢?克里斯真的會“殺人”嗎?
這是我看過最恐怖的真人秀,沒有之一。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從眾心理,不外乎個體的力量太渺小,借助群體的力量不僅會使自己看上去強大些,更能感受到一絲溫暖。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個道理人人都懂。大家干什么,我便干什么。這樣一來,好像沒那么孤獨了呢。
但如果眾人都向另一個人扔石頭呢?你是否也要盲從?
一個人最難能可貴的是任何時候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群眾的聲音越大,我們越應該警惕。盲目隨大流,換來的很有可能是大流的集體毀滅。
但可惜的是——有時候,我們不得不隨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