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您準備帶孩子出行去哪里,都有必要給孩子備一點常用藥。
來源|武漢兒童醫院武漢市婦幼保健院
春節來了
一年里最長的假期來了
一年里最多的美食來了
檔期被飯局排滿
吃吃喝喝
其樂無窮
寶寶乖乖跟著你吃喝玩樂
是春節母慈子孝最完美的畫面
可是
每個爹媽的春節
還有可能是“春劫”
娃燒了
娃吐了
娃拉了
把個節過得七零八碎毛焦火辣
不管您準備帶孩子出行去哪里
還是有必要給孩子備一點常用藥
萬一外出期間孩子生病了不方便去醫院
而臨時又買不到藥
就尷尬了
武漢兒童醫院臨床藥師劉茂昌
給您支招藥品“小錦囊”
退燒藥
對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的滴劑/混懸劑
藥師提醒:3月齡以下的寶寶發熱,建議及時就醫評估,不推薦家長自行喂退熱藥。
腹瀉藥
口服補液鹽III、鋅補充劑及益生菌
藥師提醒:孩子旅途勞頓、水土不服難免會出現腹瀉。推薦口服補液鹽III來糾正和預防輕度脫水(中、重度脫水需及時就醫并考慮靜脈補液)。
鋅補充劑可以降低腹瀉嚴重程度、縮短腹瀉時間。推薦腹瀉患兒補鋅,6月齡以下孩子每天補充鋅元素10 mg,6月齡以上孩子每天補充鋅元素20 mg,療程10-14天。硫酸鋅、醋酸鋅、葡萄糖酸鋅都可以,元素鋅20 mg=硫酸鋅100 mg=葡萄糖酸鋅140 mg。
益生菌在腹瀉治療中的地位并沒有前兩者高,部分研究顯示益生菌也許有利于治療某些原因引起的感染性腹瀉。對于急性水樣腹瀉,可以考慮使用特定的益生菌輔助治療,推薦級別相對高一點的有布拉氏酵母菌、鼠李糖乳桿菌、雙歧桿菌等。
抗過敏藥
西替利嗪滴劑或者氯雷他定糖漿劑
藥師提醒: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屬于第二代抗過敏藥,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較好??捎糜诰徑膺^敏性鼻炎相關癥狀(如鼻塞、流鼻涕),也適應于藥物或食物過敏,慢性蕁麻疹、瘙癢性皮膚病及其他過敏性皮膚病的治療。
西替利嗪6月齡以上可以使用,氯雷他定2歲齡以上可以使用。
皮膚用藥
氧化鋅軟膏、爐甘石洗劑、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或糠酸莫米松軟膏
藥師提醒:氧化鋅軟膏對皮膚有收斂、滋潤作用,外用可用于寶寶尿布疹。爐甘石洗劑適用于任何年齡段孩子的皮膚急性瘙癢。家里有濕疹的寶寶時,除了做好日常保濕潤膚之外,還可以備些激素類軟膏(如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糠酸莫米松軟膏)。
便秘藥
開塞露、乳果糖
藥師提醒:開塞露主要成分是甘油,屬于刺激性的瀉藥。1歲以內的嬰兒便秘,可以短期使用開塞露幫助排空,但不應頻繁使用以免形成依賴。
乳果糖是一種較安全的治療便秘的滲透性藥物,用量上根據孩子年齡進行選擇,避免過量引起腹瀉,見效后,逐漸減量停藥。
眼藥
紅霉素眼膏
藥師提醒:眼瞼內側發紅、眼睛有黏液或膿性分泌物,懷疑眼部細菌或衣原體感染時(如沙眼、結膜炎、眼瞼緣炎)可以使用紅霉素眼膏;用法用量為:涂于眼瞼內,一日2-3次,最后一次宜睡前使用。鼻腔內干澀潰破時,也可于破潰處涂抹紅霉素眼膏。
其他
創可貼、酒精棉片、無菌紗布、棉簽、碘伏、抗生素軟膏(如莫匹羅星軟膏)、體溫計、兒童喂藥器。
藥師提醒:出行時不小心擦傷磕破時,先用清水沖洗干凈傷口,用無菌碘伏棉簽消毒,之后用透氣創口貼或者紗布包裹。如果傷口較深,止血后可以適當涂抹抗生素軟膏并用紗布包扎。若傷口出現滲出、腫脹或化膿則需及時就醫。
不推薦使用紅藥水、紫藥水、雙氧水,前兩者安全性差,后者刺激性大。還要提醒大家,體溫計和兒童喂藥量器也需要隨身攜帶。
今年冬天的流感季格外漫長
不少家長們可能會問
需不需要備點奧司他韋、抗生素、止咳藥
或者復方感冒藥呢?
奧司他韋、抗生素:不推薦!
奧司他韋、抗生素都是處方藥,應由醫生評估診斷、開具處方后遵醫囑使用,不推薦家長自行判斷、購買和儲備。奧司他韋僅對流感流毒有效,對其他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是無效的,而孩子是流感還是普通感冒,需要由專業醫生來綜合評估??股貙Σ《靖腥緹o效,濫用抗生素將導致孩子過敏、胃腸道反應及誘導細菌耐藥的風險增加。
止咳藥、復方感冒藥:慎重使用!
市面上很多止咳藥、復方感冒藥不需要處方就可以購買,但這些藥基本上都是治標不治本,不能縮短疾病病程。關于4歲以下的孩子服用止咳藥、復方感冒藥的療效是否大于其引起的副作用,目前還沒有充分的證據支持。而家長自行購買使用時容易造成劑量把握不準確或重復給藥(尤其在使用多種復方類藥物時)而導致用藥風險,因此在國外不推薦4歲以下的孩子使用止咳藥、復方感冒藥,4~6歲的孩子也應在醫生指導下才能服用。同樣,不建議國內的家長們自行給4歲以下的孩子使用這類藥物,除非經過專業兒科醫生評估后嚴格遵醫囑使用。
此外,可待因是成人常用的中樞性止咳藥物之一,在許多復方止咳藥中經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但因其存在呼吸抑制等副作用風險,需要特別注意。2016年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所有含有可待因的藥品說明書中修訂【禁忌癥】部分,增加了“12歲以下兒童禁用”的內容。所以提醒寶爸寶媽們在給孩子服用止咳藥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中的主要成分和兒童用法用量,以免造成用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