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今晚,祝君好夢
一到秋冬季節,很多人就會出現皮膚干燥、瘙癢,尤其是小腿。身為皮膚科醫生的我,也常常在夜里睡暖和后加重,還沒到早晨的鬧鐘,就已經被自己給撓醒了。
上面描述的就是一種叫做“乏脂性濕疹”的典型表現。乏脂性濕疹(eczema craquelé)也叫做干性濕疹(xerotic eczema),這雖然是個小病,但對我們的生活和睡眠還是會有明顯的影響。因此,正確認識和處理乏脂性濕疹尤其重要。
下面整理了一份乏脂性濕疹的問答集錦,送給每一位冬夜里癢醒的你(以及我自己)。
問
乏脂性濕疹有哪些表現?
答:主要表現就是特定部位的皮疹并伴隨瘙癢。雖然皮疹可以發生在任何皮膚部位,但最常見的是小腿的前外側,其次是背部、軀干、大腿和手臂等部位。
圖1.乏脂性濕疹(引自參考資料)
皮疹主要有皮膚干燥、開裂和皮屑(鱗屑)。一開始一般是皮膚干燥,看上去皮紋很明顯。隨著病情加重,皮膚會開裂并產生裂隙。其中裂隙是皮膚表層失去水分引起的。裂開的皮膚往往是呈多邊形或曲線外觀。
問
乏脂性濕疹常見嗎?有哪些特點?
答:乏脂性濕疹常見,并且“老少咸宜”。不過老年人群出現乏脂性濕疹的比例更高。有數據顯示,高達70%的老年人群有這個皮膚問題,這種濕疹榮獲了“老年人最常見的濕疹”稱號。
問
乏脂性濕疹就是干燥引起來的嗎?
答:是,又不是。
其實,乏脂性濕疹一般都是氣候干燥引發的,因此它在冬季和寒冷干燥的氣候更為常見。此外,室內取暖也會降低濕度,導致皮膚容易失去水分,進而出現皮膚干燥。
然而,另一方面,也有其他因素與乏脂性濕疹有關,例如皮脂腺和汗腺減少(老年人群)、摩擦皮膚、長時間/頻繁洗熱水澡、濫用去油產品。
此外還有其他不太常見的原因,例如營養不良(缺鋅或缺必需脂肪酸)、甲狀腺功能減退、用藥(利尿劑、維A酸類和抗雄激素藥物)和惡性腫瘤等。
問
乏脂性濕疹是怎么發生的?
答:患有乏脂性濕疹的人,皮膚角質層中的游離脂肪酸含量減少。游離脂肪酸減少也會引起皮膚更容易失去水分,失水的程度是正成人的75倍。當皮膚表層水分流失過多之后,皮膚的角質層就容易開裂。有時候裂隙比較深(或抓傷),會影響到皮膚深層真皮的毛細血管并引起輕微出血。另一方面,干燥會引起瘙癢,瘙癢就會抓撓,甚至出現“越抓越癢,越癢越抓”的惡性循環。
問
到底該怎么治療?
答:簡言之,治療重點是防護、保濕和用藥。
1)防護:盡量減少和避免引起/加重乏脂性濕疹的相關因素:在干燥環境中使用加濕器;適當降低洗澡頻率;少用堿性肥皂等產品洗澡;避免過度抓撓;減少機械刺激和熱刺激(熱容易引起瘙癢);必要時停用相關藥物;變回年輕人。
2)保濕:保濕霜/潤膚霜對改善皮膚屏障、減少皮膚失水很重要。可以優先選擇偏稠厚、油膩的產品,例如凡士林。保濕產品有必要每天使用2次甚至更多,同時在洗澡后需要及時涂抹,目的是保持水分。
3)用藥:比較輕微的可用弱效糖皮質激素(常簡稱“激素”),如地奈德、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嚴重的有必要外用中效或強效糖皮質激素,如糠酸莫米松、氟輕松和曲安奈德等。此外,外用糖皮質激素的時候也需要使用保濕霜。有觀點認為,不論哪個先用,都不影響治療效果。
問
一定要用藥嗎?可以不用激素嗎?
答:不一定要用藥。如果防護和保濕后乏脂性濕疹可以自己改善和消退,就沒有必要用藥。如果用藥,最推薦的還是外用糖皮質激素,它的效果比較好,規范使用的時候安全性也可知、可控。如果瞎折騰,換成其他藥物,反而無法預測治療的效果和/或安全性。
問
需要忌口嗎?
答:沒必要。乏脂性濕疹和飲食沒關系,忌口也治不好它。
問
什么情況下需要就醫?
答:如果存在下列情況,建議就醫咨詢:
1)不確定診斷:乏脂性濕疹可能與其他皮膚問題相似,例如魚鱗病、淤積性皮炎、錢幣狀皮炎和接觸性皮炎等。不確定診斷時,有必要尋求專業評估。
2)不確定如何治療:乏脂性濕疹有輕有重,需要一定程度的個體化治療。
3)治療效果不好:如果按照常規方案進行治療后效果不好,需要就診重新評估診斷和治療方案。
4)出現新的問題:乏脂性濕疹可能會出現其他問題,例如抓撓后的感染、皮膚破損后出現新的皮炎(如刺激或者過敏引起來的接觸性皮炎)。如果出現化膿、持續滲水和結痂、出現大片發紅等情況,需要就診評估。
今晚,祝君好夢
參考文獻:[1]Shane Specht;Yudy Persaud .Asteatotic eczema .StatPearls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49807/.Jul 10,2020.
本文首發:醫學界皮膚頻道
本文作者:唐教清
本文審核:唐教清
責任編輯:茜茜
版權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