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無孝子”下半句更現(xiàn)實!
中國究竟有多少財富呢?這個似乎不怎么好回答,不過呢,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的文化是不能用價值來進行衡量的,這一點也是我們作為后人必然要知曉的事實。至于為何要提起這個問題,原因說起來是很簡單,最近這些年,我們接觸到了不少的國外文化,就是由于這些文化造成了一種現(xiàn)象,很多人開始遺忘了中華文化,說到這一點又要提到傷心處,真是罪過!罪過!可能大家覺得有點言過其實,不過實際情況確實是這樣,最近這些年洋節(jié)日反而比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還要隆重,相反,我們固有那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失去了本來應有的魅力,說到這塊,多多少少有點羞愧。
這里呢,我們也不做過多的反思,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屬于中華文化的特殊魅力吧!大家第一個想得到的恐怕就是詩詞歌賦了,這也是合情合理的,我們也沒有必要做什么辯解,不過呢,今天我們要說一點有趣的文化,就是關(guān)于中國的俗語,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畢竟那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結(jié)晶,很多人現(xiàn)在可能已經(jīng)對于俗語沒有什么特殊的感情,這也難怪,很多知識我們可以通過查閱很輕松得得到詳細的解釋。
然而在古代的中國這不是這么個情況,那個時候的識字率是很低的,并且也不像現(xiàn)在這樣有那么多的輔助工具方便我們進行查閱,總之就是這樣一些問題導致中國出現(xiàn)一種新的文化方式,那就是俗語,俗語的特點很符合當時的中國人民大眾,第一好記,朗朗上口,第二簡單易懂,不像一般古文那樣咬文嚼字的之乎者也,搞了半天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就是這些看似簡單的情況促進了俗語的流行,這也是我們必然要知道的事實情況。
就是基于這些因素,很多老人他們雖然不知道那些字究竟是怎么寫的,但是你讓他們講起來卻是滔滔不絕的。這一點即便是我們現(xiàn)在年輕人也不得不甘拜下風。這些俗語包羅萬象,有天文地理,也有人情世故,當然了更有一些做人的道理。不可否認的,有很多俗語在我們現(xiàn)在看來已經(jīng)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這話又是怎么說呢?畢竟時代在進步,我們必然要與時俱進的。當然了,這里并不是說俗語沒有任何意義,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一句俗語就自然明白了。
這句老祖宗留下來的“久病床前無孝子”,其實很多人都是比較清楚的,這是古代人們對生活的總結(jié),那么什么意思呢?簡單說來也是沒有什么難度,就是說老人病的時間久了,即使就是有名的孝子也是很難做到在長時間的在父母的病榻前盡孝的。尤其是在這樣一個不工作就沒法生活的年代,我們都知道中國向來比較注重孝道,不過,試想一下,父母病的時間久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我們需要一邊照顧老人,一邊照顧工作,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自然是沒跑了,一天兩天還好說,然而,一年,兩年,十年又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
身心早就被拖垮了,自然脾氣也不會好到哪里,說起來這也是人之常情,尤其再加上如果家里面本身就不富裕的事實呢?更是雪上加霜,難上加難。其實“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俗語還有后半句,那就是——“久貧家中無賢妻”,這里不用多說大家也是明白的,跟前一句相對應,更是彰顯出現(xiàn)實,尤其是在現(xiàn)代我們對這兩句話更是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然而又能怎么辦呢?這就是現(xiàn)實情況,我們又該做些什么呢?這也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了,你覺得呢?俗語作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必然有著存在的道理,我們這里也是不用多說,只不過千萬不要忘記了這些優(yōu)秀的文化,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