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雙虛是指即有腎陽虛,但又有腎陰虛的一種證型。主要表現為,既畏寒怕冷,但又有手足心熱,咽干上火的癥狀。如往往有陰虛盜汗,頭暈目眩癥狀,但在服用滋陰藥時,又會出現肢寒畏冷,大便稀,陽痿的陽虛證。在有陽虛證時,服用溫補腎陽藥時,又會出現盜汗,咽喉腫痛的陰虛證。這種陰陽兩虛證,若辨證不準,的確難以調理。現略述陰陽兩虛的用藥方法,供大家參考。
陰陽兩虛的治法應以平衡為準則,也就是說,在調理腎陽時必須考虛到滋陰,在滋陰時必須顧及到腎陽,不可偏左。如有腎陽虛時,在服用溫補腎陽藥時,出現了咽干,上火的陰虛證時,應佐以滋陰藥同時服用,如在服用金匱腎氣時,如有口干舌燥的陰虛證時,可同時服用知柏地黃丸以滋腎陰。如有腎陰虛證,在服用滋陰藥后,出現肢寒畏冷,陽痿,大便稀時,可同時服用右歸丸以補腎陽。以上是陰陽雙虛的基本治法。就目前而言,還沒有單一治療陰陰雙虛的中成藥,一般都是在服用溫補腎陽藥時,佐以滋陰藥,在服用滋陰藥時佐以溫補腎陽藥。同理,如在喝溫補腎陽藥酒時出現上火的陰虛證時,可服用一些滋陰藥。
氣血虛調理比較簡單,現在有多種氣血雙補的中成藥,如八珍丸,十全大補丸,氣血雙補丸等。若不怕麻煩,可用黃芪60g,當歸6g水煎服,此方即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所創的當歸補血湯,組方雖簡,但起效快,現在很多中醫在補血處方中,都有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