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渡陳倉”的意思是正面迷惑敵人,當敵人被牽制而集結固守時,偷偷地從側面迂回襲擊,從而取得勝利。此計由西漢大將韓信所創,是中國戰爭史上著名的成功戰例。
秦朝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人民紛紛起義反秦。起義群雄之一項羽進入關中自稱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在鴻門宴脫險后,劉邦只得率部退駐漢中。為了麻痹項羽,劉邦退走時,采用張良的計謀,燒毀了漢中通往關中的全部棧道,表示永不回關中。
事實上,劉邦從未放棄擊敗項羽、爭奪天下的野心。公元前206年,勢力強大起來的劉邦派大將韓信出兵東征。出征之前,韓信派遣士兵修復已被燒毀的棧道,擺出要從原路殺回的架勢。項羽的關中守軍聞訊,密切注意修復棧道的情況,并派主力部隊在這條路線的各個關口要塞嚴加防范,阻擋漢軍的進攻。
然而,項羽的戰略決策正是中了韓信“明修棧道”的計謀。正當項羽將全部注意力都投注在棧道這一線時,韓信卻立即派大軍繞道另一軍事要地陳倉,發動了突然襲擊,一舉打敗章邯,平定三秦,為劉邦統一中原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