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成功是使自己快樂。成功有很多種,但是無論什么樣的成功,都是為了使自己快樂,幸福;成熟的人,不是靠別人給你快樂,而是自己去爭取;快樂不是常常都有,能把地獄一樣的日子過得像天堂一般快樂才算自己的成功;而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培養出一個好的心態,使自己無時不快樂。
人生如行路,一路艱辛,一路風景。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總是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說明你正在走上坡路;總是看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說明你差不多在混日子;總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說明你正在走下坡路。與其埋怨世界,不如改變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強。
人生,不可能什么都得到;人生,更不可能十全十美;苦苦地挽留夕陽,是傻人;久久地感傷春光,是蠢人;貪小便宜的人,往往會失去更珍貴的東西;舍不得家庭的溫馨,啟程的腳步就會被羈絆;迷戀手中的鮮花,很可能就耽誤了你美好的青春。
人生,可得意,莫忘形,當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生命之花,總是開在謙遜的心境里,虛榮心是一觸即破的肥皂泡,一個人能擯棄虛榮心,就是擁有了平常心的開始;馬的架子越大越值錢,人的架子越大越卑賤,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放低姿態,才能贏得更多尊重。
人生中,也許總有一兩回,你好像著了魔一樣愛上一個人,瘋他瘋得失去了自己,他卻不把你當一回事;他就是不愛你,即使愛,也永遠不會像你愛他那么愛你;漫長孤獨的夜晚,你終于知道,人這一生,不是為了追求圓滿而來,而是為了一次又一次明白圓滿的不可能。
人在旅途,希望腳下的道路筆直平坦,就像人們希望人生旅途一帆風順一樣。趨利避害之心人皆有之,然而,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直、平、順能有多少呢?我們何不主動在心中設上一個“彎道”?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兩種,一種是與別人交流,一種則是獨處。前者一直被認為是人的生存之本,然而,后者卻是立足之基,孤獨,是一個內心整合的過程,能讓自己清醒的看世界,也能讓自己理性的看自己。
人最可貴的是能思考,而且能提醒自己向善的方向提升,我們在這個社會上活著,就要不斷的警醒自己要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有德行的人。否則,得到了人身,卻做了碌碌無為的庸人,實在是人生最大的損失。
人這一輩子,機遇難同,因緣各異,一帆風順也好,跌宕起伏也罷,還是平淡普通,都是自己的命運;那些走過的,偶遇的,相逢的,別離的,都是唯一;無論何種境地,都不要抱怨世態,不能放棄底線,不必嫉恨他人;不貪,欲念就少,不嗔,心就易平,不求,就常知足;遇上了請珍惜,別過了道珍重。
平視是世界的需要,國與國平等看待,才會有一個和平的世界;平視是社會的需要,人與人平等看待,才能創造一個和諧與幸福的環境;平視是自我的需要,只有不自卑、不自鄙、不自亢、不自傲,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與平衡。
看多了黑暗,更不應該給別人黑暗,而是讓人看到五彩繽紛,否則,自己也就成為黑暗的添加者。所以,隨著年歲月漸長,我不再跟太多無法抗拒的力量較勁,而是望著大河彎彎終于敢放膽 嘻皮笑臉 面對人生的難。
舍棄貪欲,可以輕裝前進;舍棄貪欲,可以擺脫煩惱、擺脫糾纏,使整個身心沉浸到輕松、悠閑的寧靜中去,去做自己要做的事,去做自己該做的事。舍棄該舍的貪欲,這樣,會改善你的氣質,會使你顯得豁達豪爽,會使你贏得眾人的信任,更會使你變得精明、理智。
容人、容物、容事、容天、容地,一個人到無所不容時,則為萬物所容。時時體察成功之樂;時時感受失敗之苦。失敗乃成功之母;信心乃成功之父。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覺悟的過程。
不是每種藥對人都有益,不是每棵樹都結果實,不是每種果實都能吃,不是每種知識都有益人,不是每段人生都像我們所期待一樣,不是每個修行者,都能達到智慧彼岸。知識不是真理,真理隱藏于生活細節里。人一定是活到老學到老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