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約翰·卡爾文·柯立芝(John Calvin Coolidge,1872年7月4日—1933年1月5日 ), 美國第30位
總統(1923年8月3日——1925年3月4日,1925年3月4日——1929年3月3日)。柯立芝最初是佛蒙特州的一名共和黨律師,后因其工作方式進入
馬薩諸塞州州政府工作,并最終成為該州州長,1919年
波士頓警察罷工事件將其推入國家的聚光燈之下,不久,在1920年當選美國第29屆副總統。1923年,哈定總統突然死亡,柯立芝接任美國總統,并與1924年成功連任。政治上主張小政府,以古典自由派
保守主義聞名。柯立芝在任內一掃哈定時期政治丑聞的陰霾,恢復了公眾對白宮的信任,故離任時威望極高。正如柯立芝傳記作者所說的那樣,“他體現中產階層的精神和希望 ,可以解釋他們的憧憬和表達他們的意見。他真實代表了大多數人的精神特質這一事實就是證明他力量的最為令人信服的證據“許多后來針對柯立芝的批評實際上是針對奉行自由放任經濟政策的政府,而不是反對他本人。他的名聲羅納德
里根政府有了一個恢復,但他的任內最終的評價仍然是存在爭議。支持者認可他對政府機構規模的縮減,反對者則相信聯邦政府理應更加密切地管控經濟。
生平
卡爾文·柯立芝生于
佛蒙特州普利茅斯,原名約翰。1895年畢業于安姆赫斯特學院,改用卡爾文為名。畢業之后在Northampton, 麻薩諸塞州做律師,1899年入步
政界。
父親是店主、州議會議員,母親在他12歲時去世。柯立芝從
阿默斯特學院畢業后參加政治活動,職業是律師。1899年任北安普頓市議員。1915年當選馬薩諸塞州副州長。1918年當選為州長。1920年被提名為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成為
哈定的競選搭檔,競選成功、1923年,哈定去世后繼任總統。柯立芝執政時,共和黨四分五裂,國家呈現無政府狀態,聯邦政府信譽掃地。柯立芝抓住國人渴求安定的心理特點,穩扎穩打,改變上述狀態,取得一定成效,從而贏得了1924年的大選,獲得連任。此后,在國內,對經濟活動采取不干涉的方針,而用減輕稅賦、保衛關稅的政策間接管理經濟,使國家呈現出沒有危機、繁榮發展的景象。對外,則回到了
孤立主義。第二任屆滿后,柯立芝拒絕再次提名總統候選人,退休后著書立說,偶爾也參加一些政治活動。60歲時,因心臟病在北安普頓去世。
1905年,柯立芝與格雷絲·安娜·古德林結婚,生有二子。
政治生涯
1899年 Northampton 市政府 (City Council) 成員
1900年-1902年 Northampton 市律師 (City Solicitor)。
1904年 Northampton 法院正式公務員 。
1910年-1911年 Northampton 市長。
1912年-1915年 麻州參議院成員,1914年-1915年為院長。
1916年-1918年 麻州副州長。
1919年-1920年 麻州州長。
1920年 在競選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輸給沃倫·G·哈定,但是提名為他的副總統。哈定入選總統。
1921年3月4日到1923年8月3日就任副總統。
1923年8月2日,柯立芝在其父的農莊度假時,突然接到哈定總統逝世的電報,翌日即宣誓就職總統。
1924年柯立芝再次競選,連任下屆總統。他是很早用
收音機的人,在做總統時有好幾個第一次:
①他的宣誓演講是第一個在收音機廣播的總統宣誓演講
②1924年2月12日,他在收音機廣播第一次政治性演講
③同年2月22日,他在白宮發表收音機演講
柯立芝是最后一個沒有試圖干預
自由市場的美國總統,讓經濟周期聽其自然。在他的總統的職務期間,美國體驗了經濟狂長的一個
期間,所謂的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 柯立芝不僅能降低稅率,而且減少了國債。
1928年再次總統大選,柯立芝宣告不再競選。1933年1月5日在 Northampton 過世,入葬于出生地 Plymouth, Vermont。
他在總統任期內對政府進行了一些整頓,革除一些引起民憤的貪污瀆職的官員,同時削減所得稅稅率,鼓勵投資。但他信奉“
無為而治”的政治哲學,認為“
少管閑事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所以在他五年半的總統任期內,沒有突出的政績。
逸聞及名言
柯立芝雖然是一位著名政客,可是他是一個少言寡語的人,獲得他綽號“
沉默的卡爾”(Silent Cal)。據說一個
白宮晚餐女客人曾經與朋友打賭,說她能使總統在這一頓飯時間至少說三個字。當她告訴柯
立芝這一個賭注,他簡單地回復了兩個字“你輸”(You lose)。
1923年,沃倫·G·哈定總統病逝,時任副總統的柯立芝于翌日宣誓就任總統。可他并沒有馬上住進白宮,而是繼續住在距白宮不遠的威拉德酒店。
一天深夜,一盜賊越窗潛入柯立芝的房間。他翻遍柯立芝的衣兜,找到了一個錢夾子,又動手去解掛在衣服上的懷表。就在這時,黑暗之中傳來一個平靜的聲音:“請不要把我的懷表拿走。”
突如其來的聲音把小偷嚇了一跳,他愣了一下,竟脫口問道:“為什么?”
柯立芝回答:“倒不是因為這表值多少錢,只是這塊表對我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你把表拿到窗前,看看后蓋上刻的是什么字。”
那小偷走到窗前,借著窗外的亮光,仔細看去:“送給參議院院長卡爾文·柯立芝先生——麻州高級法院。”小偷愕然,“你真的是柯立芝總統?”
“是的,我就是柯立芝。我請求你,不要拿走我所鐘愛的懷表。”停了停,柯立芝又問道:“孩子,你為什么要干這樣的事呢?”
年輕人解釋說,因學校放假,他和朋友來華盛頓旅游;可帶的錢都花光了。年輕人對柯立芝說:“如果你不介意,我就只拿走這個錢夾子。”
柯立芝說他并不介意。柯立芝替他算了一下,房費加上兩張火車票共需32美元。柯立芝對年輕人說:“我想,這32美元可以算是借給你的。以后,如果你方便的話,可以還給我。”年輕人愉快地答應了。這時,柯立芝送給年輕人一個忠告:“孩子,我知道你是一個好人,可你今天的舉動非常糟糕。以后,一定要記住:你是誰!”
1975年《
洛杉磯時報》首次披露了柯立芝總統的這段逸聞。有趣的是,據柯立芝總統日記記載,那位年輕人后來果真給他寄去了32美元。
32美元或許能解一個人燃眉之急;而一句話:“一定要記住:你是誰!”則能讓人受用終身,因為它喚醒了一個人內心最美好最質樸的東西。當我們面臨誘惑或選擇的時候,不妨問一問自己:“你是誰?”
當波士頓警察罷工的時候,他也說了一句全國聞名的話:“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前提下絕對不會有罷工權利,不管是任何人,任何地方,任何時間。” (There is no right to strike against the public safety by anybody, anywhere, anytime.)
柯立芝的幽默
“嚴肅的驢”
美國第30任總統約翰·卡爾文·柯立芝(1872一1933年)以少言寡語出名,常被人們稱作“沉默的卡爾”。艾麗斯·
羅斯福·朗沃思就曾說柯立芝“看上去像從鹽水里的撈出來的。” 柯立芝卻說:“我認為美國人民希望有一頭嚴肅的驢做總統,我只是順應了民心而已。”
金口難開
由于柯立芝總統的
沉默寡言,許多人便總是以和他多說話為榮耀。在一次宴會上,坐在柯立芝身旁的一位夫人千方百計想使柯立芝和她多聊聊。她說:“柯立芝先生,我和別人打了個賭:我一定能從你口中引出三個以上的字眼來”“you lose!”柯立芝說道。
一次,一位社交界的知名女士與總統挨肩而坐,她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但總統依然一言不發,她只得對總統說:“總統先生,您太沉默寡言了。今天,我一定得設法讓您多說幾句話,起碼得超過兩個字。”柯立芝總統咕噥著說:“徒勞。”
“我也一直站著”
這天,柯立芝正埋頭辦公,忽然一位崇拜柯立芝的夫人闖了進來,對他前一天的演講表示祝賀并說:“那天大廳里人山人海,我根本無法找到一個座位,一直站著聽完了您的全部演講。” 這位夫人用了帶委屈的口氣說了這話,顯然想以此換得幾句安慰話。不料,柯立芝
冷漠地說:“并不是你一個受累,那天我也一直站著。”
不想再當總統
柯立芝總統任期快要結束時,他發表了有名的聲明:“我不打算再干這個行當了。”
記者們覺得話里有話,老是纏住他不放,請你解釋為什么不想再當總統了。
實在沒有辦法,柯立芝把一位記者拉到一邊對他說:“因為總統沒有提升的機會。”
柯立芝效應
翻譯
柯立芝效應(
Coolidge effect),又翻譯成庫立奇效應、科妮基效應、科立芝效應等等。柯立芝效應描述的現象是——幾乎在測試的每一種哺乳類物種都有所表現——如果引入可受孕的新的伙伴,雄性和雌性動物都會表現出持續、高亢的
性行為名稱的由來
該詞來自于一個老故事,據說美國總統卡爾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和妻子參觀了一
家家禽農場。在參觀時卡爾文太太向農場主詢問,怎樣用這么少數量的公雞生產出這么多能孵育的雞蛋。農場主自豪地解釋道他的公雞每天要執行職責幾十次。
“請告訴柯立芝先生”第一夫人強調地回答道。
總統聽到后,問農場主“每次公雞都是為同一只母雞服務嗎?” “不,”農場主回答道,“有許多只不同的母雞。”
“請轉告柯立芝太太,”總統回答道。
廣播與電影
1938年柯立芝普通郵票盡管為人沉默寡言甚至有些孤寂遁世,柯立芝在他當政時大量地使用了廣播這種新媒體,數次創造
廣播的新歷史。他接受記者的提問,開
了529次記者招待會,會見記者的次數比之前和之后的歷任總統都多。
柯立芝的就職是美國歷史上首次通過廣播進行現場直播的總統就職。1923年12月6日,他成為第一個發表全國廣播的國會演說的總統。[104]1924年2月22日,他首次通過廣播發表了總統政治演講。
1924年8月11日,李·德佛瑞斯特(Lee De Forest)在白宮草坪上使用他所發明的膠片錄音技術為柯立芝拍攝了一部電影,片題:《柯立芝總統,攝于白宮草坪》(President Coolidge, Taken on the White House Lawn)[106]。這使得柯立芝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出現在有聲電影中的總統。
1926年發行的建國150周年50美分紀念幣采用了柯立芝的形象。柯立芝也因此成為迄今唯一一位在有生之年其肖像出現在錢幣上的美國總統。柯立芝死后,他的形象還出現在一枚以他為主題的普通
郵票上。
退休和病逝
結束總統任期后,柯立芝還擔任非黨派鐵路委員會主席、盲人基金會名譽主席、紐約人壽公司董事、美國古董協會會長、以及安默斯特學院理事。培思大學還授予他為名譽
法學博士。
1929年柯立芝發表了他的自傳,并在1930年至1931年間為一個辛迪加報業專欄《卡爾文·柯立芝說》(Calvin Coolidge Says)供稿。1932年大選前夕,眼見共和黨就要失敗,一些人開始反對提名胡佛連任,并堅持推舉柯立芝參選。但柯立芝明確表示他沒興趣再次參加大選,并稱如果有任何人企圖拉他參選,他將公開斥責這種行為。胡佛最終得到再次提名,柯立芝還發表了數次廣播演講來給予他支持。
1933年1月5日中午12點45分,柯立芝因心臟病突發而病逝于北安普敦的家中。就在他病逝前不久,他對一位老朋友這樣說道:“我感覺我已經配合不上這個時代了(I feel I am no longer fit in these times)”。
柯立芝被安葬在佛蒙特州普利茅斯諾奇村的諾奇公墓中,與他家人的墓地為伴。他的墓碑十分樸素。今天,這片墓地作為博物館得到政府的維護,在其附近還有一個參觀者中心,這是州政府為紀念1972年7月4日他的百歲誕辰而修建的。柯立芝在1928年考察佛蒙特州時發表的一篇表達他對家鄉熱愛之情的演講被鐫刻在位于
蒙彼利埃的州議會銘文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