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某,女,56歲,2010年1月22日初診。
患者胃脘灼痛4月余,加重一周。素有慢性胃炎病史18年余,癥狀較輕,近一周來,胃脘灼痛加重,饑餓時加劇,夜間常常因燒心而不能入睡,甚為痛苦。經某市級醫院胃鏡診斷為“重度膽汁返流性胃炎、伴有胃竇糜爛”。在西醫專家門診口服奧美拉唑、蘭索拉唑、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十幾種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故求助于中醫診治。患者現胃脘灼痛,噯氣嘔苦,脘腹脹滿,嘈雜納差,口干便結、舌尖邊紅,苔薄黃,脈細弦。
證屬膽熱犯胃,胃失和降。治宜清膽和胃,行氣通降。
處方:醋柴胡12克,黃芩10克,法半夏10克,枳實10克,川黃連3克,吳茱萸3克,海螵蛸15克,白芍15克,旋覆花(包)12克,炒竹茹10克,陳皮10克,炒萊菔子12克,生姜2片。
服上方7劑后,諸癥大減,胃脘灼痛感若失。上方加減化裁,服藥4周,癥狀全部消失。復查胃鏡為“輕度淺表性胃炎”。
按 本例為膽腑蘊熱,橫逆犯胃,致使胃失和降。選用小柴胡湯透達少陽之熱,疏利肝膽之氣;合四逆散解郁通降氣機,以調和脾胃;橘皮竹茹湯清熱降逆,和胃止嘔;《素問·至真要大論》云:“諸逆沖上,皆屬于火,諸嘔吐酸……皆屬于熱。”配左金丸辛開苦降,使肝膽之火得清,胃氣得降,藥證相符,則病去諸癥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