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骨刺”,醫學上稱為“骨質增生”,是中老年常見的疾病。
血液中的鈣與骨質中的鈣大約20分鐘交換一次,二者維持一個動態的平衡。人體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鈣的丟失后首先表現為血鈣降低,機體為了維持生命需要,要從骨質當中攝取鈣來保證血鈣水平的穩定,這樣經歷一段時間后骨質中就缺鈣了,這就是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后,機體如果再有鈣質的攝入會將血液中的鈣質沉積到骨質,這個沉積的過程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均勻地沉積到骨質,而是首先沉積到受力比較集中、活動比較多的關節部位,這樣就形成了關節部位或應力部位的骨質增生。
所以骨質增生的病人要補鈣,避免“骨鈣入血-骨質再沉積”這一過程的發生,就能防止骨質增生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