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小課堂
那些吹破天的電視名詞
實用性竟然是這樣?
最近
小編一哥們聊到自己在家電市場的事:
“剛買了房
想著客廳里怎么說
也得有一臺智能電視才像話
哪知道電器專賣店那客服一嘴的專業名詞
我聽不懂
也怕被忽悠
鬧了個大紅臉就回來了”
這件小事
其實暴露了如今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
80、90后已經成為家電消費的主要人群
他們有消費能力
也愿意為高質量的體驗而買單
但并不輕信銷售方王婆式的自吹自擂。
那近幾年電視圈
有哪些最熱門、
而且有實際參考性的技術名詞呢?
本期內容
HDP市場調查就為大家扒一扒
4k
指電視屏幕具有3820x2160的分辨率
具體功能表現在
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圖像清晰度
(比網頁上最高質量的1080P清晰4倍),
是2012年到目前為止
彩電圈最經久不衰的技術名詞。
實用性:3星
4k電視如今面臨的問題有兩個:
一是4K視頻資源相當稀缺
(僅國外個別公司生產)
二是實際體驗優勢不明顯
(在液晶屏幕最佳觀看距離的2-3米區間內
人眼無法區分55、60吋電視
1080P與4K之間的區別)
不過4K普及已經成為行業大勢
考慮到未來隨著片源的逐漸普及
其實用性還是不錯的
HDR
高動態圖像范圍技術
是2016年最熱的技術名詞
技術機制是通過大幅提升屏幕對比度
使電視屏幕從最黑到最白之間的色域更廣、能呈現的顏色更多。
實用性:2星
不可否認
HDR對畫質的提升是顯著的
不過其自身處境比4K更為尷尬:
HDR的片源比4K更為匱乏
而且還分為HDR10和olby Vision兩個
互不兼容的標準
3D
三維立體影像技術
是屬于3D電影的跟風之作
曾是2012年電視圈紅極一時的技術名詞
實用性:零,不建議入手
之所以給3D零星的實用性評分
與其在電視機上糟糕的表現有直接關系
一方面
3D視頻資源極度匱乏
(不僅需要特殊的攝像機拍攝
還需要大量的后期處理)
而另一方面
無論是快門還是色差、偏振等等
電視上所采用的3D技術
都會使眼睛勞累的速度更快
到目前為止
3D已經淪為智能電視的附帶屬性
而再也不是核心賣點
MEMC
動態畫質補償技術
通過計算兩幀圖像之間的軌跡變化
進行“插幀”操作
使快速移動的圖像過渡更為自然。
實用性:5星
畫面“拖尾”現象
曾是液晶電視最讓人吐槽的缺點
而MEMC動態畫質補償技的出現
使這一問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
使視頻過渡更加自然的特性
能夠體現在電視工作的方方面面
無論是看視頻、還是玩游戲
MEMC都能使電視畫面自然、流暢的播放
本期課后總結
以上這四項技術中
除了4K和3D以外
HDR和MEMC都是
衡量智能電視乃至電視盒子性能的
重要標準
尤其是MEMC動態畫質補償技術
(電視盒子無法搭載)
在同尺寸、近似價位的情況下
搭載MEMC技術的電視產品
其廠商誠意要強得多
至于量子點、OLED等等顯示技術名詞
普通用戶大可不必理會
新技術尚不成熟
其穩定性還有待觀望
完全可以等到技術成熟、價格親民化時
再入手
多多留言和小編互動喲~~
能發到朋友圈讓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
另外
范范們對于近期微信微博的改版
有什么看法也請留言給小編~
連呼吸都是愛你的形狀呢~~~
么么噠
不會失望
關注我們
無
高清范
科技|高清|直播|資源|測評
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