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節,天氣炎熱,人們常常到游泳場,游泳館,海濱浴場,或者幾個一群到環境保護較好的自然湖、河、溝、塘中去運動,這是最好不過的了,當然不提倡單人行動。得有人在可相互照應!游泳是一項十分有益于健康和生命運動的活動,因為,是全身運動,所以非常可貴和值得一學。回想起我們少年時期,那里十幾歲,放暑假,跟生產隊里的水泥船去紅旗農場扯旱草,回來時,我們幾個男孩子不座船,船相對來說沒有人步行快,但要得從農場到家有幾個大河擋住了回家的路,我們怕什么,見河游河,把三角褲頭舉在一只手上,就這樣趟著過河,最大的河口子應該算是李家堡的蕪湖,這邊到那邊不說炮話有一百五十米,但是我們有這個水平游過去。老是搶在座船社員們前個把小時到家,這里說蛙泳,是實是國際比賽中的一個項目!
國際泳聯對蛙泳做了如下規定:”出發入水后,得有個大劃水,就是你全身入水后(這時身體成直線,手在頭前),然后用手劃一次水,注意腳一定不能動,一動就算犯規。當你劃完了,這時身體還在水下,然后可以手腳一起劃了(就是一般的蛙泳動作),但得注意的是,當你完成了一次的劃手和蹬腿后,頭就得必須露出水面,要不又是犯規。這是入水,然后說說打腿,腿的動作可以用5個字概括:收,翻,蹬,夾,漂。“
1,收,就是雙腿回收,是大腿帶動小腿,小腿帶動腳掌,大腿可以向身體下方靠攏。
2,翻,當你收完了腿,因為兩腿是自然挨著的,所以得翻開才好蹬水,這時就是腳掌先向外翻,然后帶動小腿外翻,有一點得注意,大腿別分開,膝蓋以后就別分開了(為什么,后面說)。
3,蹬,這就可以說為什么不分大腿了,你想想如果大腿你分開了的,那你蹬的時候大腿是不是就沒做什么蹬水運動了,大腿就基本沒做什么運動,如果你沒分開,那大腿蹬就使你蹬腿更有前進的動力。說了大腿再說蹬腿,這時腳掌是翻開的(接觸水面積更大),然后向兩邊蹬(左腿就是左后,右腿就是右后)。
4,夾,當你腿已經蹬直了,就雙腳夾水,是大腿主要用力的時候,夾水還能提供動力。
5,漂,夾完了就得漂下。當然如果是要高頻率那也還是得漂下。這幾個動作別做停頓,得連貫起來才有效。
那么手勢如何運動:
其實蛙泳的手掌入水是這樣的:大拇指自然交錯,四指自然閉攏,兩食指前段想挨,兩手心輕微靠攏,使手掌成一個躬型。當你入水后,手伸直,這時腳正漂著,也就是說腳漂的時候手是伸直的,身體是直線的。然后劃水,兩手掌的手背靠攏,使手心向外,然后手腕向外彎,同時肩膀帶動手臂向外劃水,注意,別劃多了,劃到大概兩手臂成70度左右,手到拐就向上彎曲,手掌向下劃水,向身后推水,最后兩手臂成直線,小臂與身體成90度,然后兩手掌向身體中線靠攏,手掌帶動手臂一起靠攏,然后連貫的一起向前伸,這就完成了手的一個劃水動作,其他動作重復就行了。當你游到一定的水平后,可以在伸手臂的時候手掌露出水面,這樣受得阻力小些。對了,還有點,當你小臂與身體成90度時,手掌向后劃水,這下使勁點,把身體抬起來,就是換氣了。既然說到換氣了,那也提點:抬頭的時候就是剛才劃手說的90度的時候,我一般就只抬頭,不會把臉轉向前方,臉一般是看到水面的,稍微的向前看點就行了。
游泳得自己親身感受才行。如果你覺得力量不夠,可以采取點陸上練習,比如舉杠鈴,啞鈴之類的,還有你可以在水里把蛙泳分解成打腿和劃手來練,這樣能張點力量.
蛙泳腿部技術
蛙泳的腿部動作是推動身體前進的主要動力之一。它的主要動作環節可分為收腿、翻角、蹬夾水和滑行四個階段,這四個環節是緊密相連的完整動作。
收腿
手腿是為了翻腳、蹬水創造有利的位置,同時即要減少阻力,又要考慮到手腿配合因素的需要。開始收腿時,兩腿隨著吸氣的動作,自然放下,同時兩膝自然逐漸分開,小腿向前回收,回收時兩腳放松,腳跟向臀部靠攏,邊收邊分。收腿是力量要小,兩腳和小腿回收時要收在大腿的投影截面內,以減少回收時的阻力。
收腿結束后,大腿于軀干約成120-140度角,兩膝內側大約與髖關節同寬。大腿與小腿之間的角度約為40-45角,并使小腿盡量成垂直姿勢,這樣能為翻腳、蹬水做好有利的準備。
翻腳
在蛙泳腿的技術中,翻腳動作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到蹬水的效果。收腿即將結束時,角仍向臀部靠近,這時膝關節向內扣,同時兩腳向外側翻開,使腳和小腿內側對好蹬水方向,這樣能時對水面加大,并偉大腿發揮更大力量做好積極準備。
收腿與翻腳、蹬水是一個連續的完整動作過程。正確的反腳動作,是在收腿未結束前就已開始,在蹬水開始完成。如果翻腳后,腿稍有停滯,則會破壞動作的連貫性并增大阻力。
蹬夾水
蛙泳腿部動作效果的好壞,完全取決于蹬夾水技術的正確與否。蹬水應由大腿發力,先伸髖關節,這樣使小腿保持盡量垂直對水的有利部位,向后做蹬夾水的動作,其次是伸膝關節和踝關節。
蹬夾水的動作實際是一個連續的完整動作,只是蹬水在先,夾水在后。實際上在翻腳的動作中,兩膝向內,兩腳向外已經為蹬夾水固定住唯一的方向。
蹬夾水效果的好壞不但取決于腿部關節移動的路線和方向,以及蹬夾水是對水面積的大小,最主要的是取決于兩腿蹬夾水的速度和力量的變化,蹬夾水的速度是從慢到快,力量是從小到大的。
滑行
蹬夾水結束后,腳處于水平面的最低點,這是身體隨著蹬水的動力向前滑行,腰部下壓,雙腳接近水面,準備做下一個循環動作。
蛙泳手臂技術
蛙泳手臂劃水動作可以產生很大的推動力,掌握合理的手臂劃水技術,并且使之與腿和呼吸動作協調配合,能有效的提高游進速度。它的主要動作可分為開始姿勢、滑下(也可叫做“抱水”或“抓水”)、劃水、收手和向前伸臂幾個階段。這幾個階段也是緊密相連的完整動作。
開始姿勢
當蹬水動作結束時,兩臂應保持一定的緊張,自然向前伸直,并與水面平行,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并攏,是身體成一條直線,形成較好的流線型。
滑下(抓水)
從開始姿勢起,手臂先前伸,并使重心向前,同時肩關節略內旋,兩手掌心略轉向外斜下方,并稍屈手腕,兩手分開向側斜下方壓水,當手掌和前臂感到有壓力時,就開始劃水。
抓水動作一方面能給劃水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還能造成身體上浮和前進的作用。抓水的速度,根據個人的水平不同而不同,水平較高者抓水較快,反之則慢。
劃水
當兩手做好抓水動作、兩比分制成大約40-45度角時,手腕開始逐漸彎曲,這時兩臂兩手逐漸積極的做向側、下、后方的屈臂劃水動作。
劃水時,手的運動應該分為兩個部分,前一部分:手向外——向下——向后運動(見圖),水流從大拇指流向小拇指一邊。后一部分:手向內——向下——向后運動(見圖),水流從小拇指流向大拇指一邊。
在劃水中,前臂和上臂彎曲的角度是在不斷的變化,其標準是以能發揮出最好的力量為準則。在整個劃水過程中肘關節的位置都比手高。手運動的路線,不應到肩的下后方,而應在肩的前下方。其速度是從慢到快,至收手時應達到最快速度。
收手
收手是劃水階段的繼續。收手時,收的運動方向為向內、向上、向前。手的迎角大致為45度角。由于前臂外旋,掌心逐漸轉向內(見圖)。收手動作應有利于做快速向前的伸手動作,并且肘關節要有意識的向內夾的動作。當手收至頭前下方時,兩手掌心時由后轉向內——向上的姿勢,這使大臂不應超過兩肩的橫向延長線。在整個收手動作過程中,手的動作應積極、快速、圓滑,收手結束時,肘關節應低于手,大、小臂的角度小于90度角。
向前伸臂
向前伸臂是由伸直肘關節、肩關節來完成的,掌心由開始的向上逐漸轉向內,雙掌合在一起向前伸出,在最后結束前逐漸轉向下方。
蛙泳整個臂部的動作路線無論是俯視或仰視都是橢圓形的,并且是一個連貫、力量從小到大,速度從慢到快的完整過程。
蛙泳配合技術
手臂滑下(抓水)的同時,開始逐漸抬頭,這時腿保持自然放松、伸直的姿勢。手臂劃水時,頭抬至眼睛出水面,腿還是不動。只有收手時才開始收腿,并稍向前挺髖,這時頭抬至口出水面,并進行快速、有力的吸氣。伸手臂的同時低頭,用鼻或口鼻進行呼氣,并且在手臂伸至將近二分之一處時,進行蹬夾水的動作,之后,讓身體伸展滑行一段距離,蹬速度降低時進行第二個周期的動作。
在蛙泳的游進過程中,一般都是一個周期一次呼吸,這樣有利于機體的有氧供應,從而降低疲勞速度。需要注意:在抬頭吸氣前,必須要將體內的廢氣全部吐完,這樣才能吸進新鮮氧氣。如果你能把所有的動作都做的很完美自然,那你就是一個成功者。
綜上所述,有說得不對的,或不到位的請各位朋友們批評指正,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