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行業資訊旗艦
根據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九月份,三輪摩托車產銷分別為18.45萬輛和18.04萬輛,同比下降12.66%和13.23%,三輪摩托車近五年來單月跌幅首次超過兩位數!實際上,目前三輪車銷量的下滑是情理之中,畢竟摩托車非快消品,其生命周期比電動車要長很多,三輪摩托車前幾年的快速增長讓市場很快飽和,目前三輪車消費市場上更新換代的留出空間相對比較小,而新增市場又極其有限,這就造成三輪車產銷量提升的困難。
當前三輪摩托車的產業困境是以重慶摩幫為首的西南地區輻射半徑有限,而北方的三輪摩托車陷入價格戰和市場飽和的困境銷量下滑得最為慘重。由此在全國范圍內造成強者不強,弱者不弱的尷尬局面。大牌企業的相對優勢并不明顯,造成市場上價格主導銷量的格局。三輪車商情編輯部在市場調查中發現,幾乎每個地區都有強勢品牌,但各個地區的強勢品牌又幾乎都不相類似,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小品牌因為價格做得低,在某些地方市場上反而賣得很好,堪比一線品牌。
長期的促銷戰、價格戰、補貼戰過度透支了三輪摩托車市場,而另一方面,電動三輪車的強勢崛起也給三輪摩托車的發展帶來困擾。北方某些地區,無論客運三輪還是貨運三輪市場幾乎都被廉價的電動車三輪占據,三輪摩托車行業應該思考的問題是,如何發揮自身的產品優勢,如何打造附加值,在銷量減少的現實下,如何保證企業自身利潤率的健康。
質優價廉,大家當然喜聞樂見,但一味壓榨價格,換取短時間的利益,也會陷入價格戰的惡心循環,從此難以再出精品。衣服一旦脫掉,再想穿起來可是難上加難。放棄價格戰的惡性循環,對于三輪摩托車企業的品牌形象無疑極為有利,但是如何把好貨賣好,則是擺在三輪摩托車企業面前的新難題。面對大家普遍大讓價的市場環境,你是跟還是不跟?
三輪摩托車產銷量嚴重下滑將促使行業進一步走向整合、轉型的新時代,未來三輪摩托車每年200萬左右的市場容量基本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那么企業如何耕耘好這塊田地就成為重中之重,是大家都緊著褲腰帶繼續打價格戰,還是形成高中低,層次分明的市場競爭體系?答案雖然一目了然,但要走得路卻很長很長。
本期編輯:乾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