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寶媽在后臺問我:
豆苗媽~豆苗媽~我家寶寶屁股上有一塊淤青,我們老家人叫“青屁股”,這個是不是胎記啊?對身體有沒有影響啊?
別說,豆苗媽搜了一圈,發現了不少有意思的“青屁股傳說”。
@丫丫媽:傳說這些有青屁股寶寶原來是天上的神仙,因為觸犯了天條,被罰投胎的時候依依不舍,于是被天神一腳踢下了凡間,于是屁股上留下了一片青色的腳印。
@ luzi:我家這邊都說青屁股的寶寶,是受到了菩薩的點化,來人間歷練的。只有做好事、完成菩薩給的任務,才能返回仙班。所以我們都認為,青屁股的孩子心地善良,心眼也好使。
@甜甜:日本有俗語,用“青色的屁股”來形容辦事不牢靠的人;韓國也有傳說,是因為被三神奶奶拍了屁股。
“青屁股”到底是什么?今天,豆苗媽就來盤一盤。
“青屁股”是怎么回事?
其實,當寶寶還是個胚胎的時候,形成“青屁股”的色素就開始出現了。當它朝著表皮移動時,選擇停留在真皮層,慢慢聚集,就會呈現出或青或藍的痕跡。
這種色斑,在醫學上被稱為“蒙古斑”,也叫骶部色素斑。
它是一種無規則形狀,大小不一,數量不等的皮膚色素斑,大多分布在新生兒的尾骶和臀部,少見于背部,極少見于四肢或面部,顏色深淺不一,大多呈青紫色或藍色。
通常情況下,臀部或尾骶的少數“蒙古斑”會隨著寶寶的成長逐漸淡化,直至消失,對孩子身體健康沒有什么危害,也不需要作任何的治療和處理。(個別孩子可能會終身“攜帶”)
But!當全身大范圍的出現“蒙古斑”時,是有必要做醫學篩查的。
這些“胎記”要留心
前面說到“蒙古斑”在一般情況下,對孩子是沒有危害的,只是一種色素沉積。那是不是所有的“胎記”都沒有危害呢?
當然不是。
比如下面這3種,家長需要留意:
咖啡牛奶斑
咖啡牛奶斑是一種色素痣胎記,這種胎記大多數都是良性的,但如果斑點直徑超過1.5cm、個數超過6個,家長就要引起重視了,可能是神經纖維瘤。
圖源:網絡
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同時侵犯皮膚與神經系統的遺傳性疾病,可能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需要盡早去醫院篩查。
PS,咖啡牛奶斑和蒙古斑有些相似,家長要注意區分,如果自己不能分辨二者的區別,最好去找皮膚科醫生確認。
草莓斑
一般是鮮紅色丘疹性的,也稱為草莓狀血管瘤。
圖源:網絡
聽著有點可怕,不過有些會自動消失。
但如果過大或長在眼周、口鼻耳周圍的話就需要注意,這可能會妨礙孩子的視力、呼吸和進食。最好盡早就醫。
色素斑
色素斑是由于身體內的黑色素細胞聚集在皮膚真皮層形成的,又叫先天性色素痣。
圖源:網絡
小痣無礙,大痣卻有病變危險。
如果寶寶身上的色素痣出現發癢、變大的情況時,家長不要掉以輕心,一定要盡早帶寶寶去醫院治療。
這些“胎記”不用太擔心
太田斑/痣
太田痣是一種真皮層黑色素增多疾病,多見于眼周和臉部,是一種良性斑。
但是太田痣通常不會自行消失,對孩子的樣貌會有影響,家長可以考慮通過正規醫療手段將其祛除。
PS.太田痣雖然顏色上與蒙古斑相似,但因為好發的部位不同,所以比較好進行區分的。
鸛咬斑
這種胎記通常呈紅色,淺褐色的也有,有的小有的大,邊緣一般很細碎不規則,哭鬧的時候顯得更加明顯,按壓的話顏色就會消失。它是由于毛細血管的擴張引起的。
圖源:網絡
大多數可以自行消退,不會引起什么病變,不需要特殊護理。
如何辨別“壞痣”呢?
如何辨別不好的痣?為大家推薦一個“ABCDE”法則:
A是Asymmetry非對稱——同一顆痣,痣的一半與另一半看起來不對稱,就需要警惕了。
B是Border irregularity邊緣不規則——一般來說痣的邊緣是光滑均勻的,如果寶寶身上的痣邊緣不規則,呈鋸齒狀或其他不規則狀,它就有可能是個“壞痣”。
C是Color Variation顏色改變——正常的痣一般為單色,而黑色素瘤具有褐、棕、棕黑、藍、粉、黑甚至白色等多種不同顏色。
D是Diameter直徑——如果痣的直徑在6mm以上,它發生惡變的幾率相對較大。
E是Elevation隆起——在一段時間內,痣長大了,或者是形狀、顏色發生了變化,突然凸起來,寶寶總愛抓撓,甚至伴隨出血或破潰的現象,這就一定要去醫院檢查了。
是不是一看就懂,簡單又實用呢~
最后,豆苗媽想說:
無害的胎記并不影響寶寶健康,只是長錯了位置可能會影響寶寶顏值。如果想要幫寶寶去除胎記,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詢問皮膚科醫生的意見。
如果有“發生變化”的 痣,一定要盡快就診盡早處理,很多早期處理是可以治愈的。
覺得有用,請給豆苗媽來波“分享+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