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成年人不同的是,兒童很少單獨主訴耳鳴,一般是先訴耳聾。兒童可能認為耳鳴是先天的、 與生俱來的,每個人意有耳鳴,就像環境噪聲一樣耳鳴是正常的。成年人的耳鳴是先天獲得的,常在噪聲暴露后出現,或因年齡增大高頻聽力下降后而出現。另外一個主要差別是耳鳴的持續時間。有聽力損失的兒童經常間斷耳鳴,有聽力損失的成年人經常持續耳鳴,聽力正常的兒童經常有持續的耳鳴。先天性聾啞兒童一般無持續的耳鳴,這是因為異常的傳入神經活動尚不能達到聽覺閥值,在成年人這種異常傳入神經活動已經超過其聽覺閥值因而成為耳鳴。兒童間斷性耳鳴的另一個解釋是,間斷性耳鳴比持續耳鳴更容易分散注意力。
中耳炎是兒童最常見的耳部疾病,大約2/3的兒童在2歲前患中耳炎,其中40%的孩子耳朵持續溢液,傳導性聾不能掩蔽耳內噪聲,從而使兒童開始注意耳鳴。但總起來說,耳鳴更常伴發于感音神經性聾,較少伴發于傳導性聾。51%的有中耳疾病的成年人發生耳鳴,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兒童耳鳴發生率是44%。成年人佩戴助聽器后耳鳴往往減輕,甚至在去掉助聽器之后的一段時間,耳鳴消失或減弱(殘留抑制)。兒童的耳鳴不同于此,佩戴助聽器并不能使耳鳴減輕,這似乎提示兒童的耳鳴不能被外界噪聲掩蔽,可能的解釋是兒童的聽力損失比成年人的重,一旦兒童的聽力提高,外界噪聲也隨之能掩蔽耳鳴了,殘留抑制現象也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