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小職正在上網沖浪,看到一位網友曬了自己不到八歲的學霸女兒的自學筆記,驚了。
筆記思路清晰又有趣,無師自通的思維導圖記憶法,本中年阿姨深感慚愧,同時又深感好奇。 知乎上曾有一個話題:“學霸們是如何高效率地學習、工作、生活的?” 那么,就先忘掉學霸們天賦異稟這件事,一起跟他們取取經吧~ 前段時間,剛好看到一個哈佛學霸小哥的vlog,記錄了他的一天是怎么過的。 小哥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做今日計劃。計劃包括要做的事(上課、做作業、吃午飯、聽講座、鍛煉等)、要達成的目標(睡夠9個小時、讀50頁的書、錄vlog)、動力來源(給自己的激勵或獎勵)。他把要做的事細分到每個小時,然后嚴格執行。 感到累了,就休息一下,但他的休息不是玩手機或者睡覺,而是做線性代數、或是寫文章、編輯視頻等。 學霸并不是每天都崩得很緊張地學習。他們都很會勞逸結合,在哈佛小哥的日常規劃里有兩項同樣很重要的事:鍛煉以及充足的睡眠。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支持他高效完成一天的計劃。一.早起做規劃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這本書提到“為你的整個人生設立一個目標,圍繞整個目標把人生分為幾個結構,你的人生就有了目標、子目標。在完成這些目標的同時,也創造了連貫流暢的、樂在其中的過程。”而學霸小哥的vlog,展示的正是連貫流暢的一天。
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極有求知欲、勤奮的蓋茨,他最擔心的是“我的大腦不工作了”。
蓋茨一小時讀150頁書,一個假期看14本書,每天提著書袋子,每周日更新書單,并且能夠記住9成內容,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1.讀好書:因為關注健康領域、能源和氣候變化,因此他會確保自己能讀到所有相關的好書,并帶著問題讀所有書。
2.在書的空白處做筆記:將自己的思考和對書本內容的理解寫下來,讓新學到的知識與已有知識融合,從而內化為自己的體系。
3.不看讀不完的書:如果開始讀一本書,就一定要讀完且充分消化吸收。
4.封鎖自己1小時:在1個小時內踏踏實實看書,不受其他干擾。
一位北京大學的博士,分享了她提高能力的方法:學到點子上。保持空杯的心態,向同事、朋友、高手學習,并且隨時記錄。她會記錄以下內容:
1. 記錄第一次遇到的問題、第一次犯的錯誤,并反思出一套程序,找出應對的規律和方法。
2. 在任何場合找到高手,如在工作生活中、參加論壇、講座時,找到厲害的人,“偷師學藝”,觀察他們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方法。
3. 有時間時,整理自己的筆記、分門別類,有困惑時經常翻閱。
如果覺得自己寫字的速度不快,也可以嘗試使用語音轉文字的APP,一分鐘記錄200多個字,也不失為一種提高效率的方法。
每晚睡前花5分鐘思考、總結自己的一天,把自己或高手的經歷要轉化為經驗,再內化為能力。
費曼,是一位物理學家,1965年諾貝爾獎得主,他的學習技巧備受推崇。
運用費曼技巧,你只需花上20分鐘就能深入理解知識點,而且記憶深刻,讓人在短時間內吸收知識,具體有4步:
1.確定學習目標:選擇一個你想要理解的概念,拿出一張白紙, 把這個概念寫在白紙的最上邊。
2.模擬教學學習法:在白紙上寫下你對這個概念的解,就好像你正在教一位新接觸這個概念的學生一樣。
3.回顧:如果你感覺卡殼了, 就回顧一下學習資料,直到你領會得足夠順暢。
4.簡化:用自己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概念。
這個方法,簡而言之就是寓教于學,通過向別人清楚地解說某件事(概念、技能、經驗等),來確認自己的確是弄懂了某件事。
在工作中,有時你本想專注地工作,但大小會議、臨時加塞的其他工作、微信上的消息紅點、手機上實時推送的新聞八卦……總不斷地切斷你的注意力,讓人焦頭爛額。
《深度工作》這本書介紹了4種深度工作的方法:極端專注主義、時間分塊主義、習慣主義和立刻投入主義,這是馬克·吐溫、J. K.羅琳、達爾文、羅斯福都在用的深度工作法。
但對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來說,其中的時間分塊和習慣主義,比較實用。
時間分塊,也就是說要把我們的日常工作條理化、規范化、程序化,在你的工作中,把時間分成兩塊,分別用于深度工作和其他繁雜的事務。這同樣適用于生活,劃分出玩、工作、學習的時間,每件事情都做得盡興。
可通過以下3點,養成高效習慣:
第一,確定適合進行深度工作的場所,并設定工作時長。
第二,設置工作時的規則和程序,不斷評估自己在深度工作中的投入程度是否足夠。
第三,做些事支持自己的工作,確保大腦保持高深度的水平下運轉。比如準備好咖啡(或者去散步等),讓大腦保持清醒。
同樣是24個小時,為什么學霸總能充分利用時間呢?因為他們會在一份時間里,同時做幾件事。比如,在早起洗漱時或跑步健身時,聽聽時政分析、讀書節目。放松時,也可以做做拉伸、瑜伽運動等。
多件事情齊頭并進并不容易,因此選擇在復用時間里做的事,都是一些細碎的小事。
普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遠沒達到拼天賦的地步,拼的只是努力。
學霸方法千千萬,總結起來只有一點,他們都有自己的固定生活、工作習慣,且嚴格執行自己的計劃。
而他們的方法,只有嘗試過并根據自身進行改進,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