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爺爺奶奶那一輩人,由于時代發展的原因,那個時候的經濟水平還比較落后,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們對于農村的知識也知道不少。尤其是對于俗語來說,農村的俗語非常容易理解,非常簡單。但是這些簡單的俗語背后凝結的是幾代人的經驗。相信大家都聽過爺爺奶奶說的這些話。別小看這些俗語,它們對農民來說可是有很重要的意義。這是祖先智慧的結晶,一代傳一代,不斷地影響著更多的人。下面我們就來講講這些俗語的真正含義吧。俗語:“姑舅親,輩輩親;姨表親,不算親”,下一句才是經典!
在農村,尤其是人際關系是非常復雜的。而人際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了鄰里之間的生活質量。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就是關于人際關系的俗語之一。同樣的,如果你對他人不好,別人可能也會對你好感不起來,用俗語來說就是,你對人無情,人對你薄意。事怕合計,人怕客氣等等。關于人際關系的俗語有非常多,大家聽過姑舅親,輩輩親,姨表親,不算親這句話嗎?
在農村,七大姑八大姨都住得不遠,關系也是非常復雜。有這么一種三親,三不親的說法。具體來說就是姑姑,舅舅,姨都是與自己有直接血緣關系的,這是血親,而他們也非常的照顧我們,所以我們跟這些人的關系特別近。三不親又是哪些?三不親指的親戚就是姑父,舅媽,姨夫,他們雖然也是親戚,但是實際上是那種和我們并沒有直接血緣關系的親戚。
很多人對姑舅親,輩輩親這句話耳熟能詳,它所表達的意思是,如果我們跟自己的姑姑關系很好,那么祖祖輩輩都可以很親密,因為姑姑真的是很關心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和姑姑之間有著不可磨滅的血緣關系。而這種血緣關系成了大家互相聯系的紐帶。一個好的家庭氛圍需要大家共同營造。姨表親,不算親,這句話的意思是跟姨父不算特別親密,因為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彼此之間也不經常往來。隨著生活越來越高,經濟越來越發達,科技越來越進步,大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鄰居之間都很陌生,就更不必說沒有什么聯系的親戚了。
這兩句話一度被奉為人生圭臬,實際上最后一句話才是真正的經典。這句話就是死了姨,娘斷了親,自己家與姨夫家里的血緣關系是靠姨娘來維持下來的,如果姨娘死了,那說明兩家的關系會越來越疏遠,可能最后就斷了來往,沒有了親戚關系,時間久了,就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最后一句俗語才是真正揭露了親戚關系的真相。最好的朋友長時間不聯系,也就變成了陌路人。不常往來的親戚,也會變得相當冷漠。這就是在長期的農村交往之中。濃縮的一句俗語,看上去很無奈,實則很有內涵,非常有道理,是經典中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