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已經開學一星期,園外還是會時不時出沒著一群神神秘秘、鬼鬼祟祟圍觀的人。
甚至不惜動用各種偷窺道具。
這又是什么姿勢?挺別致啊!
星媽的一位寶媽友總是一臉悲傷地找我哭訴:“我真的擔心啊,孩子在幼兒園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有沒有尿褲子,有沒有被欺負,有沒有被老師虐待,有沒有摔傷、磕碰、跌倒……”
一句話,就是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嘛~
想判斷這一點,其實也不難!
孩子的情緒狀態好嗎?
孩子的情緒容易外露,如果在幼兒園過得不開心,孩子可能會有這樣的行為表現:
· 不合群,很少和小伙伴交流,喜歡自己一個人玩兒;
· 不讓爸媽提“幼兒園”三個字,更不愿意說幼兒園的事情;
· 不喜歡吃幼兒園的飯菜,并且有嘔吐現象;
· 常從噩夢中驚醒或哭泣;開始變得頤指氣使,情緒暴躁。
當然,剛開學的時候,幾乎每個孩子都不愿意去幼兒園的,這是正常的。但如果這樣的情況一直出現,則可能說明他在幼兒園過得不開心。
放學后孩子愿意逗留嗎?
如何孩子放學后不想走,想在幼兒園多玩一會兒,說明孩子是喜歡和依戀幼兒園的。
因為孩子心里的排序很簡單,如果幼兒園的吸引力>家的吸引力,就說明孩子在幼兒園里過得很開心。
孩子在幼兒園里愿意拉粑粑嗎?
孩子愿意在幼兒園拉粑粑,至少說明:
一是孩子可以適應幼兒園;
二是孩子可以適應老師的教育方法。
對于三歲左右的孩子來說,拉粑粑是一件非常令人害羞的事情,如果沒有放松的環境,他們寧愿憋著。如果這時,老師透露出不耐煩,孩子就更不敢拉粑粑了。
所以,如果孩子能在幼兒園里順暢地拉粑粑,至少能側面說明,孩子的內心是覺得有安全感的,精神狀態是放松的。
孩子的睡眠規律嗎?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心理緊張,睡覺時可能會出現驚醒、哭泣等現象。但在進入幼兒園一段時間后,孩子通常能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規律。
如果孩子長時間表現出中午不愿午睡、晚上晚睡、早上不起等現象,家長就要引起重視: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孩子不能融入幼兒園的生活?
通過以上4點,我們就可以大致判斷出孩子在幼兒園過得是否開心。
星媽曾經聽一位幼兒園老師說過,那些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的孩子,除了有不錯的自理能力外,自我表達能力也很強。教孩子學會說這5句話,孩子在幼兒園過得不會差:
“老師,我要尿尿/拉粑粑”
剛入園的孩子,尿褲子是最常見的問題了。所以,在入園前,我們要告訴孩子:想尿尿的時候,不要憋著,而是要勇敢地跟老師說出來,老師一般都會同意。對于自己大小便還不熟練的孩子,小班的老師也會幫忙的。
“老師,我尿褲子了,請幫我換條褲子”
孩子尿褲子其實是很正常的,孩子在家也會常有發生。有些爸媽,可能會因此而指責孩子,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尿褲子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到了幼兒園,如果不經意尿褲子了,他也很可能不敢告訴老師。后果是,孩子穿著濕漉漉的褲子,容易著涼生病。
所以,爸媽們平時在孩子尿褲子之后,不要批評孩子,而是要及時提供幫助,并想辦法減少孩子尿褲子的次數。比如午睡前先尿尿再上床,玩的時候不要憋尿。在孩子入園前,要告訴孩子:尿濕褲子,一定要及時告訴老師,請老師幫忙換洗褲子。
“老師,我身體不舒服/我生病了”
一般情況下,如果孩子有點小病,爸爸媽媽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都會跟老師說。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出現一些急性病癥狀,老師沒有及時發現,就可能會讓病情延誤。
所以,我們還要告訴孩子,如果身體不舒服了,如頭疼、頭暈、肚子疼、吃不下飯等,一定要及時跟老師說,這樣老師才能更好地照顧他,或者及時帶他去醫務室檢查或聯系家長。
“老師,我想少吃一點/我還想再要一點”
為了培養孩子不浪費糧食的習慣,幼兒園的老師一般會鼓勵孩子將盤子里的飯菜都吃完。這個時候,如果孩子已經吃不下了,那就一定要跟老師說:“老師,我現在不餓,請給我少盛點飯菜。”相應地,如果孩子飯量大,一小碗飯菜吃不飽,那就要勇敢地跟老師說:“我還想再要一點。”
“老師,我受傷了/我這里疼”
在幼兒園,摔倒、磕傷也常有發生。如果孩子磕破了膝蓋,蹭破了皮,老師沒有發現呢?為了讓孩子的傷口能夠得到及時處理,我們還要教孩子,第一時間跟老師報告傷情:“老師,我受傷了。”
上面這些表達,在陪孩子演練之時,可以提醒孩子,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盡自己的能力,還可以請求老師的幫助。
因為在自己做不到的情況下,能夠勇敢地請求別人的幫助,也有助于問題更好地解決。從某種層面上講,這也是在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外,父母也應該注意做到關注孩子的需求,以及傾聽孩子的感受,千萬不要讓孩子因為你的高權壓迫或者過高要求,從而失去對你的信任,而不愿意與你分享在幼兒園里的一點一滴。
為了讓孩子在園里過得好
爸爸媽媽們是否還有更好的方法呢?
歡迎留言 共同分享
可以在以下平臺觀看《小馬星球》兒童劇
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
風行網|AcFun|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