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部門對建設資金的審計不影響施工合同效力及履行
裁判規則
審計部門對建設資金的審計不影響建設單位與承包單位的合同效力及履行
典型案例
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與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2012)民提字第205號]
關鍵詞
工程價款結算 審計報告 當事人自愿原則
裁判要旨
審計部門對建設資金的審計是國家對建設單位基本建設資金的監督管理行為,不影響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簽的合同效力及履行。除非雙方當事人合同中有明確約定,審計結論不能作為工程價結算的依據
案例規則分析
根據《審計法》的規定,審計機關對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建設項目的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進行審計監督,目的在于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防止建設項目中出現違規行為。
審計人與被審計人之間因國家審計發生的法律關系與本案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性質不同。關于案涉工程款的結算,屬于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因此,案件訴爭工程款的結算,與法律規定的國家審計的主體、范圍、效力等,屬于不同性質的法律關系問題,即無論案涉工程是否依法須經國家審計機關審計,均不能認為:國家審計機關的審計結論,可以成為確定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結算的當然依據。
在民事合同中,當事人對接受行政審計作為確定民事法律關系依據的約定,應當具體明確,不能通過解釋推定的方式。即除非合同簽訂時,當事人同意接受國家機關的審計行為對民事法律關系的介入。對此,2001年4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案件中雙方當事人已確認的工程決算價款與審計部門審計的工程決算價款不一致時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電話答復意見》[(2001)民一他字第2號]明確回復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經研究認為,審計是國家對建設單位的一種行政監督,不影響建設單位與承建單位的合同效力。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案件應以當事人的約定作為法院判決的依據。只有在合同明確約定以審計結論作為結算依據或者合同約定不明確、合同約定無效的情況下,才能將審計結論作為判決的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此份答復意見背后所隱含的法律邏輯思維是:如果允許行政機關根據審計結論隨意改變合同雙方當事人的約定,顯然有違自愿平等的合同法原則。
二、相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案件中雙方當事人已確認的工程決算價款與審計部門審計的工程決算價款與審計部門審計的工程決算價款不致時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電話答復意見》(2001)民一他字第2號]: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關于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案件中雙方當事人已確認的工程決算價款與審計部門市計的工程決算價款不一致時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請示'收悉。經研究認為,審計是國家對建設單位的一種行政監督,不影響建設單位與承建單位的合同效力。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案件應以當事人的約定作為法院判決的依據。只有在合同明確約定以審計結論作為結算依據或者合同約定不明確、合同約定無效的情況下,才能將審計結論作為判決的依據
裁判摘要
根據《審計法》的規定及其立法宗旨,法律規定審計機關對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建設項目的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進行審計監督,目的在于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防止建設項目中出現違規行為。重慶建工集團與中鐵十九局之間關于案涉工程款的結算,屬于平等民事主體之用的民事法律關系。因此,本案訴爭工程款的結算,與法律規定的國家審計的主體、范國、效力等,屬于不同性質的法律關系問題,即無論案涉工程是否依法經國家審計機關審計,均不能認為,國家審計機關的審計結論,可以成為確定本案雙方當事人之間結算的當然依據。對案涉工程的結算依據問題,應當按雙方當事人的約定予履行等情說確定
同類案例索引
1.最高人民法院“潘旭鵬與建德廣元建設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浙江省建德市人民武裝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再審案”[(2013)民提字第211號]
2.江蘇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常州市武進區橫林鎮人民政府與常州市萬達鋼結構網架工程有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上訴案”[(2014)常民終字第13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