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在幼樹階段生長很快,如任其自然發展,則不易形成良好的豐產樹形結構,尤其是早實核桃,因其分枝力強,結果早,易抽發二次枝,造成樹形紊亂,不利于正常的生長與結果。因此,合理的進行整形和修剪,對保證幼樹健壯成長,促進早結果早豐產和穩產具有重要的意義。
(1)幼樹整形:整形與栽植密度密切相關,稀植時考慮個體的發展,密植時考慮群體的發展。整形主要是做好定干和培養樹形,在實踐中,應根據品種特點、栽植密度及管理水平等確定樹形。
定干:早實核桃,樹體較小,主干可矮些,干高可留0.8-1.2米,晚實核桃,樹體高大,主干可適當高些,干高可留1.5-2米,山地核桃因土壤薄,肥力差,干高以1-1.2米為宜。
定干方法:①早實核桃在定植當年發芽后,抹除要求干高一下部位的側芽。如幼樹未達到定干高度可與翌年定干,頂芽壞死可選留靠近頂芽的健壯芽,促其生長,待長到一定高度后定干。
②晚實核桃在春季萌芽后,在定干高度的上方選留1個壯芽或健壯的枝條作為第一主枝,并將一下枝、芽全部剪除。
培養樹形:核桃樹樹形主要有疏散分層形和自然開心形兩種。
①疏散分層形:有明顯的中心干,一般有6-7個主枝,分2-3層螺旋形著生在中心干上,該樹形適宜于生長在土壤條件較好的地方和干性強的稀植樹。特點:樹冠半圓形,通風透光良好,主枝和主干結合牢固,枝條多,結果部位多,負載量大,產量高,壽命長。缺點:盛果期后樹冠易郁閉,內膛光禿,產量下降。
②自然開心形:無中央主干,一般有2-4個主枝,該樹形適宜于生長在土層較薄、土質較差和早實品種。特點:成形快,結果早,各級骨干枝安排較靈活,整形容易,便于掌握。一般選用三大主枝。
(2)幼樹修剪:核桃幼樹修剪是在整形的基礎上,繼續選留和培養結果枝、結果枝組,并及時剪除一些無用枝,培養和維持豐產樹形。修剪技術有以下幾種:
①、控制二次枝:由于二次枝抽生晚,生長旺,組織不充實,冬季易發生抽條現象,必須進行控制。一是生長過旺,在未木質化之前,從基部剪除。二是在一個結果枝上抽生3個以上的二次枝,可早期選留1-2個健壯枝,其余全部疏除。三是在夏季,對選留的二次枝,如生長過旺,要進行摘心,控制其向外伸展。四是如一個結果枝組只抽生一個二次枝,生長勢較強,在春季或夏季進行短截,促進發枝。
②、利用徒長枝:夏季采取摘心或短截措施,促使徒長枝的中下部果枝健壯生長,達到培養健壯結果枝組的目的。
③、旺盛營養枝的處理:以長放和輕修剪為主。修剪越輕,總發枝量、果枝量和坐果數就越多,二次枝數量就越少。
④疏除過密枝:為了加強通風透光,應按照去弱留強的原則,及時疏除內膛過密枝條。從基部剪除,不要留撅,利用傷口愈合。
總之,在5-6年內選留出各級主側枝,盡快形成骨架,為豐產打下堅實的基礎,達到早成形,早豐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