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中提到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要想了解其中的原因則需要知道冠心病到底是怎么回事。簡單的說冠心病是由于供應心臟血管的血管——冠狀動脈,最內層的血管內皮由于某些因素(如:炎癥、吸煙的產物等)發生損傷,同時如果血液中的膽固醇增多,會從損傷的部位進入到血管壁內部。在這個位置會誘發炎性反應,一些免疫細胞會聚集吞噬膽固醇,但是其本身清除能力有限,在不能完全清除的情況下會相互融合并且外周被肌層包裹,進而形成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這個斑塊會逐漸的擴大造成血管的狹窄。部分人的斑塊會逐漸鈣化處于穩定期,有部分人的斑塊的表面則可能破裂,其中的物質與血液接觸,誘發凝血反應,進而堵塞血管,這種稱之為不穩定斑塊。冠心病就是由于血管的狹窄,導致心肌相對缺血有出現的如:胸痛、胸悶、心悸等臨床癥狀的統稱。如果發展到嚴重階段還可能造成血管的完全堵塞,心肌發生缺血缺氧的壞死,這就是人們常聽到的心肌梗死。
以上簡單的介紹了冠心病的發生過程,咱們再來回到問題本身。目前防治冠心病主要有三個環節,其一是減少相關危險因素,減少血管內皮的損傷,以及血液膽固醇的含量;其二是針對斑塊,使其盡量的穩定;其三是預防斑塊不穩定時出現的局部血液凝集。但從藥物的角度,針對前兩方面的主要是他汀類藥物,目前已經有大量的文章顯示其有一定穩定斑塊的作用,有部分文章甚至于顯示其有一定減小斑塊的作用,但是并沒有研究顯示其可以逆轉冠心病。針對第三方面最主要的是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波立維等。從這三方面大家就可以看出目前臨床上針對冠心病的治療并非是讓其逆轉,而是盡量使其穩定,減緩發展的速度。
以上主要針對本問題進行了分析解答,實際上臨床上有很多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與冠心病是一樣的,治療的目的主要是穩定和減少并發癥的產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不能根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