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之名,為醫師發聲,測量血壓從自己開始。
當前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數量達2.9億[1],而我國心血管病醫師較為稀缺,平均每十萬人僅有1.9位心血管醫師[2]。心血管醫師工作繁重、責任重大,工作時間長、強度大、壓力大的現象非常普遍,導致危險因素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升高。那么,該如何保護此部分醫師的健康?
中國心血管醫師健康狀況,亟待改善
人數不足會導致心血管醫師長期工作時間過長、壓力過重、飲食不健康、運動量不足、心理疾病以及感染風險大等問題。
既往有研究[3]從中國31個省市的386個醫療中心招募了820名心血管醫師,收集其心血管危險因素如體質指數、血壓和膽固醇等數據。結果提示,高血壓的控制率僅為58.2%。另兩項重要的危險因素——糖尿病和高膽固醇血癥的控制率僅分別為46.6%和38.5%。高達13.6%的女性和35.7%男性醫師10年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5%。而與此高風險不相符合的是,只有30.3%的10年心血管疾病風險≥10%的醫師服用預防藥物阿司匹林。
這些數據意味著,中國醫師對自己的心血管風險認識不夠理想,預防藥物使用率低。因此,亟需提升中國醫師對自身心血管危險因素的重視和管理,改善醫師自身的心血管風險因素(如高血壓),將提高醫師在促進初級和二級預防舉措中作為榜樣的能力。
關注醫師血壓,先愛己,再愛人
2019年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5月高血壓測量月(MMM)”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在教育公眾重視血壓的同時,我們也呼吁醫師通過測量血壓來關注健康,希望促進臨床醫師對自身健康的重視,起到對血壓防控的帶頭示范作用,從而提高大眾的血壓達標率。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黨愛民教授呼吁:“醫師是健康的‘守門人’,也是高血壓高發群體,只有心血管醫師健康得到保證,才能幫助更多患者實現血壓達標。在此次‘高血壓測量月’期間,希望更多臨床醫師關注自身血壓,測量血壓從自己開始,早發現早治療,遠離心血管疾病,以健康的體魄擔起肩上的重任?!?/span>
除此之外,由施維雅支持的“為愛發聲”項目及“中國醫師血壓關愛項目”,將為全國4000多家醫院的約30000名醫師測量血壓,并對確診高血壓的患者進行免費贈藥和長期管理,提升醫師對自我血壓的認知及達標率,助力改善中國心血管醫師的整體健康。
黨愛民教授
黨愛民,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內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特需醫療中心主任,特需一病區病房主任。擔任中國老年醫學會老年高血壓分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心臟重癥委員會常委、高血壓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常委高血壓學組副組長,海醫會心臟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刊副主編,中華高血壓雜志、中國循環雜志、中國分子心臟病雜志編委等。從事心血管內科工作三十余年,具有豐富的臨床和科研經驗,在高血壓及相關疾病、冠心病等內科治療工作中具有豐富的經驗。承擔主持完成國家和部級等課題十余項,主持參與完成抗高血壓藥物等臨床試驗數十余項。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參考文獻:
[1].中國心血管病報告編寫組.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
[2]. Gong Y, Huo Y. A survey of national cardiology workforce in China [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Supplements, 2016, 18(suppl A): A1-A5.
[3]. D-Y Hu, J-M Yu. et al. The Chinese physicians CardiovAscular Risk Evaluation (CARE) survey: an assessment of physicians’own cardiovascular risks [J]. Heart Asia 2010: 89-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