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職學校教學烹飪專業教學中,營養配餐課程隸屬于 “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課程。該課程的開始意在使學生通過對營養配餐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課程進行學習和訓練的基礎上能夠熟練的掌握營養配餐這一技能。在本文中,筆者主要在分析當前中職學校烹飪專業在開展營養配餐課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關于改革優化教學過程、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中職;烹飪專業;營養配餐;教學開展
在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無論是城鎮居民、還鄉村居民在物質水平和凈勝水平達到一定程度的同時,更加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特別是對于飲食結構的要求越來越高,開始嘗試學習更多的知識,科學合理調配美味可口且營養均衡的餐食。同時,由于餐飲業的快速發展以及當前的人員科學配餐能力的不足、人員多為社會人員等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迫切要求烹飪專業學子提高自身的科學配餐等多方面的能力,迫切要求學校進行教學改革,開展有效的營養配餐教學。
1.營養配餐概述
1.1概述
一般我們將營養配餐定義為一種科學健康的飲食方式,即在在科學的營養理論指導下,合理均衡的攝入各類食物以營養物質,同時配合多種豐富多樣的食材,以達到平衡營養、保持健康的效果。
1.2營養配餐課程特點
營養配餐課程是中職學校烹飪專業的一門較新的課程。該課程特點具有十分鮮明的課程特點,其不僅強調課堂學習與實際操作的有機結合,更要求烹飪專業學生在具有扎實的營養烹飪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實際操作能力的不斷練習,進而在兩者的綜合指導下,進行營養配餐的設計和制作。因此,營養配餐主要具有綜合性、應用性和是實踐性三大特點。
2.當前中職學校營養配餐教學現狀
目前,雖然許多中職學校在烹飪專業的教學加入了營養配餐課程,但在其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卻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致使營養配餐教學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認為問題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2.1 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缺乏有機的結合
從當前中職學校的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無論在課堂理論知識教學還是烹調實踐教學中,對于營養配餐的教學僅停留在理論講述上,缺乏與實踐技能的有機結合,這在一定程度上割裂營養配餐相關知識與烹飪之間的關系,極易導致了學生常常理論知識較為完備,而在實踐中卻不知道如何運用,嚴重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能力的提升,關于這一點,可以通過實訓教學改變實踐不足的現狀,國內有條件的許多高職院校都建立有專業的營養配餐實訓室,配備有專業的營養實訓軟件輔助教學,如膳食分析與營養評價系統、智能營養配餐系統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2.2 中職學校學生基礎不同,掌握程度不均衡
中職學校學生多來自于初中、高中或者社會其他人員,其在理論基礎和理解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者一定的差異,難以良好的領悟,致使其對于所學營養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這也是中職學校烹飪專業教學所應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
3.淺談開展中職學校營養配餐教學的策略
在中職學校開展營養配餐教學,必須在兼顧該課程自身特點的同時,結合本校教學實踐,有針對性的實施一些合理的策略,從而解決當前營養配餐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可從如下幾點入手:
3.1注重營養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結合
在中職學校營養配餐教學中,應將科學的烹調方法引入內容之中,是學生通過學習,對科學烹調方法又較為深刻的理解,并能夠在實際設計和制作的過程中逐漸掌握營養配餐這一技能。此外,更應該教會學生在如何利用營養配餐知識,對傳統菜品進行科學、大膽的創新,進而突出營養搭配的特點,并在實際的設計和制作過程中真正的學會如何將正確應用營養理論。
3.2增加營養基礎教學,改善學生基礎不均衡
正是由于生源復雜、認知程度的差異導致學生掌握程度的不同。因此,中職學校首先應正視這一現實問題;其次,在教學內容適當增加基礎營養學和食物營養學方面等方面的課時,提高學生對于這些基礎性知識的掌握程度,為后續學習營養配餐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3.3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在中職學校營養配餐教學實踐環節中,可以適當引入當前較為先進的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任務驅動式教學,小組合作教學、情景模擬教學等等教學法。在結合本專業自身提點的同時,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和教師組織者和指導者的作用。具體的課程開展中,筆者認為應主要注意如下幾點內容:
其一,從理論教學的角度,強化營養相關核心理論的教學。目的在于是學生通過學習為后續營養配餐設計扎實的理論基礎。針對理論課程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的教學法,如《營養學》課程可采用問答啟發式的教學方法鞏固理論知識;而針對營養配餐方法這一核心內容的教學可以可采取練習法結合指導法的教學方法;另外營養配餐菜品設計部分這一難點的教學,則因采用案例式和討論式的教學方法。
其二,從實踐教學的角度,實行小組自主學習。在前面扎實的理論基礎上,必須通過多加練習才能使學生具備較強的食譜設計能力。教師可結合學生自身特點,進行分組練習,教師適時進行點評指導。教師應注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進行探究,適時進行分組討論加陳述辯論,在不斷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能力的提升。
其三,從評價原則的角度,應側重從其實用性和菜品的針對性。其針對性主要考慮的是配餐對象;而實用性則更側重于菜品的可操作性。
4.小結
在中職學校實施營養配餐教學的最終目標在于實現學習者不僅要有扎實的關于營養和烹飪的理論知識,更要求其具備較強的實踐操作技能。只有在不斷的探索和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進而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具有較強技能配餐人才,使其在經歷實踐磨練后發展成為行業內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