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棧道”是從關中翻越秦嶺,南通漢中、巴蜀的古代交通要道,由秦嶺古道、褒斜道、連云棧道組成,全長250公里,架于懸崖絕壁和泥沼之地。而“陳倉”則是寶雞的古名,這里特指渭河北岸的陳倉古渡口,棧道在關中的出口斜谷關距陳倉古渡相距約70公里。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起義軍攻下咸陽,秦王朝被推翻。項羽依仗力量強大,自封為西楚霸王,把巴、蜀、漢中41縣劃歸劉邦,封他為漢王。劉邦聽從謀士張良的計策,在進駐南鄭(今陜西漢中)途中,把經過的棧道(在險陰的山巖上用木架修成的道路)全都燒了,表示以后不打算再回關中,以消除項羽對他的疑忌。
同年8月,劉邦抓住有人起兵反對項羽的機會,出兵進關。他采用大將韓信的良計,派出上百名軍士去修復棧道,裝出要通過棧道進擊的樣子。其實,明修棧道是為了迷惑對方,暗里近兵陳倉才是真正的目的。
在派人明修棧道的同時,劉邦親自率領大軍繞道從故道(今陜西鳳縣西北)出兵,在陳倉(今陜西寶雞市東)打敗了秦降將章邯的軍隊。隨后,漢軍乘勝東進,又從新進入咸陽,為戰勝項羽、建立漢王朝奠定了基礎。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史實。
陳倉區,是寶雞市的城區之一,位于陜西省西部,地處秦嶺山地、關中平原、黃土高原過渡區,地貌由山、塬、川組成,東與岐山縣相連,南依秦嶺與太白、鳳縣毗鄰,西沿渭水與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清水縣隔河相望,北靠隴山余脈與隴縣、千陽、鳳翔縣接壤。
陳倉區下轄轄3個街道辦事處、15鎮,總面積258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約60萬,地區年生產總值約150億元人民幣,人均GDP約為2.5萬元人民幣,屬于中等偏下的發展水平。
陳倉區交通發達,水資源豐富,境內有寶中鐵路與隴海鐵路交匯于此,310國道、G30西寶高速公路和210省道、212省道穿境而過。境內主要河流有渭河、千河、金陵河。
陳倉區的虢(guó,當地陜西西府方言讀guǐ)鎮,已有三千多年歷史,這個字是陜西各地名中相當難讀的生僻字。陳倉區的主要景點有姜子牙釣魚臺、吳山(岳山、吳岳)、九龍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