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公有云的代表,阿里云很喜歡和AWS比,直到幾個月前換了新Logo,虎視眈眈要和Google云爭奪全球TOP3。
但其實還有一個巨大的戰場被多數人忽略了,這就是私有云市場,在阿里云的叫法是專有云。兩者什么關系呢?
對于阿里云,2017的意義不僅在于公有云的國際化布局,開疆辟土增長收入;還在于私有云的進一步卡位,深耕細作增加利潤。
但是,中國與美國不同,在私有云這個市場沒有國內企業霸主。騰訊云選擇了云計算起步最晚、但市場穩固最為穩固的巨頭甲骨文合作,而阿里云從目前的策略上看,更偏重自行投入+投資創業企業。
因此2017年阿里云的第一投選擇了A輪領投ZStack,阿里云的私有云布局也開始不再撲朔迷離。
1
一石二鳥卡位混合云
其實,在多數人的印象里,阿里云開始染指私有云市場是從3年前宣傳春運12306網站開始的,隨后又似乎談到過中國海關,國家稅務總局等標志性項目。不久前,阿里云也開始選擇和企業市場的巨頭SAP、埃森哲戰略合作。而從人才方面,包括喻思成、劉松等甲骨文中國高管的加盟,都讓這家互聯網企業生長出更多企業級的基因。
不過,阿里云本身對于私有云的戰略部署遠不如公有云那么高調,布局方面也似乎一直“只見樹木,難見森林”。
但是,從更長遠的競爭來看,云計算經過從0到1的前十年,2017將要開啟從1到N的下半場,混合云則是決勝關鍵。AWS在幾個月前都開始支持VMWare,阿里云不及時卡位私有云市場,又談何勝出混合云呢?
因此,2017年必須是阿里云私有云格局眉目逐漸清晰的開始,這將從投資ZStack開始。
阿里云在私有云市場并非獨自闖蕩,它投資過的小伙伴至少包括數夢工廠和駐云。阿里云在私有云市場斬獲較多的是政府領域,這主要歸功于數夢工廠;而在幫助私有云落地的項目服務上,則主要交給駐云。看似低調而完美的布局,卻有一個隱患:
中國私有云市場支離破碎,既有OpenStack開源云小伙伴們的抱團進攻,又有華為云、浪潮云等中國IT巨頭的大力追趕,阿里云在這個市場的勝算遠不如公有云。
而數夢工廠和駐云這種以項目為主的部署方式卡位太重太慢,ZStack這種以產品為主的部署方式更輕更快,必然會成為阿里云私有云投資的首選。
2
ZStack是誰
ZStack和它的A輪投資者們:找鋼網胖貓創投董事長饒慧鋼、阿里云產品總監馬勁、ZStack創始人&CEO張鑫、ZStack合伙人&COO尤永康、紫竹小苗基金投資經理方正浩
都說天使輪投資看人,A輪看產品,B輪看數據,C輪看收入。先來看看ZStack創始人兼CEO張鑫,他的履歷不可復制。
張鑫于2006年加入Intel開源技術中心,從事XEN內核開發(Linux系統下的開源虛擬化解決方案),是全球最早一批虛擬化技術人員。2010年他遠赴美國,加入硅谷公司Cloud.com,從事CloudStack開源云平臺開發,依舊是全球CloudStack早期核心開發人員。隨著Cloud.com被Citrix收購,張鑫也加入了Citrix,又成為最早研究容器的技術人員。
正因為有了XEN和CloudStack這兩代開源軟件產品的開發經驗,張鑫于2015年回國創業,開始開發自己的開源云產品ZStack。
再來看看產品,特色鮮明足以引起重視。
ZStack并非基于目前私有云流行的開源平臺OpenStack,而是一款以產品化為特色的IaaS產品:“ZStack可以實現5分鐘快速部署,而且是世界已知IaaS產品中,唯一提供一鍵無縫在線升級的產品,可幫助企業快速推進云計算的落地。”
這種鮮明的特色正是張鑫在開源云領域從事技術研究10年后的感悟:私有云必須從項目型向產品型進化。
當然,大型企業私有云的定制化需求千差萬別,ZStack則可以通過SI、ISV等合作伙伴滿足項目型需求。但從理論上看,產品型的好處就在于,可以在項目制林立的私有云市場,迅速撕開了一道口子。
那么,ZStack的舒適區會不會只是私有云中的利基市場呢?
張鑫認為:“私有云市場當前的特征是典型用戶的部署規模偏小,目前Openstack 市場80%的客戶服務器數量在100臺以下;根據VMware2016年財報推算,VMware大部分客戶部署規模在10余個服務器的數量級。”
這樣的判斷意味著,中小規模私有云從數量上占據了大部分市場。而對于它們,項目制的私有云周期較長、成本較高,產品型的私有云則是一種誘人的選擇。
ZStack這種類似于公有云般的“更輕更快”無疑引起了阿里云的興趣:
試想項目制卡位有數夢工廠和駐云,跑馬圈地的上量有ZStack,這樣的布局堪稱眉目齊整。
另一方面,ZStack目前30余人,尚處于A輪融資階段,也符合阿里云早期介入、易于操盤的投資風格。
而從更長遠的混合云競爭來看,阿里云的公有云和ZStack的私有云將構成混合云聯合部署。這種對接的“批量化”,會更適于阿里云的公有云向私有云市場的優勢滲透,也符合公有云一貫的跑馬圈地套路。這樣一來,未來混合云市場的膠著競爭還未出現,阿里云就可能因為私有云前瞻性布局所帶來的協同效應而繼續領跑。
從ZStack的角度來看,即便是在OpenStack已經成為開源云事實標準的今天,在私有云剛剛起步的云計算下半場,任何有技術特色、有用戶需求的產品都有機會脫穎而出。
翔snowman 原創出品
科技茱比莉
有視角的科技觀察 有態度的科技評論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