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袁老師(lishi9998):史上最牛的歷史袁老師,帶您解讀不一樣的歷史
1908年的10月,清王朝的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溥儀一個小孩子成為了清朝新一任皇帝。溥儀是在12月2日在太和殿登基的,也就是在這一天,他的父親攝政王接替慈禧太后管理朝政,成為代理大臣。溥儀這個皇帝雖然是歷史上最不像皇帝的皇帝,但他的登基大典可是其他皇帝享受不到的,因為溥儀的登基是唯一被照片記錄下來的登基,也能夠讓我們從這些照片中,清楚地了解古代帝王是如何登基的。
登基之時由三部分組成,在太和殿門口,歷史上最后一批太監在門口已經準備好了迎接新的皇帝,這些太監身上仍然保留著封建社會的氣息,留著長辮子穿著清官服裝。溥儀進門時由一群宮女包圍著,這個幼小的皇帝對這一切事物還沒有一個清楚地認知,被人牽著手走到了太和殿門口。太監們拿著準備好的東西給溥儀戴上,這是登基大典的第一步。
臺階兩側的官兵這個時候已經剪去了長辮子,留著短發,身上的封建社會氣息相對少一點,太和殿臺階下面有很多百姓觀看這一登基盛典,群臣都在等著新帝的到來。奏樂之后,溥儀開始在攝政王的帶領下出場,群臣跪拜,瞻仰新帝。這些照片記錄下來的,雖然可能不是古代以來帝王即位的方式,但是至少能夠讓清朝的登基方式被世人所知,還算是比較珍貴的。
溥儀在當皇帝這一期間,雖然沒有做過政治上突出的成就,這個皇帝雖然一生都在被別人支配控制,也做過日本人的傀儡,但是他本身還是比較有人性,和那些清朝統治者比較尤為突出,也是基于這個原因,在共產黨成立之后,毛主席和周恩來主席都主張留下溥儀的性命,讓其作為一個普通百姓工作,讓其感受一下普通人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所以對于溥儀而言,人生既是愧疚,又是幸運,這個皇帝不一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