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期)
晨崧
年 年 端 午 祭 屈 原
(一)
千古楚辭悲世吟
千古楚辭悲世吟,江山正氣蕩乾坤。
汩羅怒韻滔滔浪,雁語鴻聲泣鬼神。
(二)
陶然角黍唱楚辭
蒲葉蕓輝絢麗時,龍舟破浪競飛馳。
陶然角黍香仁里,舉國郢歌飄楚辭。
(三)
騷客端陽憶汩羅
騷客端陽憶汩羅,醇情獨醒唱悲歌。
我同屈子心為伴,共釀和諧蕩錦波。
(四)
秦王湖端午吊屈原
端午清風花鳥喧,汩羅江水怒濤寒。
楚王讒諂千秋罪;屈子沉湘萬古冤。
天問浩然搖日月;離騷憂憤泣河山。
秦唐湖上龍舟渡,共與左徒耘彩嵐。
(五)
秦王湖里看龍舟
狐仙泂外透天峰,登上南山拜佛亭。
崖下龍舟開碧浪,似聽屈子楚辭聲。
包建國(醉詩俠)
端午念屈原
端午登高我自前,雄黃美酒奠屈原。
汨羅不老離騷賦,史卷長留天問篇。
白芷香蒿驅鬼怪,菖蒲艾葉佑康安。
千秋大義人稱頌,愛國胸懷萬古傳。
秦樹東
搗練子·端午
掛艾葉,飲雄黃,汨水濤聲粽子香。
把盞離騷華夏盛,為家愛國祭賢良。
長相思·端午
藺葉長,艾葉長,扎捆相思寄大江。
離騷淚兩行。粽飄香,酒飄香,告慰先賢魂莫殤。祖國今更強。
張志強(隔夜茶)
端午雨
千秋此日總潺潺,灑遍心頭與萬山。
自是英魂長不死,年年吹雨下云天。
趙斌(北極方舟)
江城子·端午抒懷
香薰艾草掛門前,味清鮮,蕩塵寰。競渡龍舟,搖槳欲爭先。五色輕絲纏素手,承傳統(tǒng),永流傳。
汨羅江畔祭先賢,賦新篇,盛空前。青史留名,詩苑艷陽天。華夏復興歌盛世,情浪漫,韻悠然。
劉寶軍(北國之春)
端午節(jié)吊屈原
不是一人死,何來五月節(jié)。
忠心昭日月,壯舉鎮(zhèn)妖邪。
患難做騷客,報國當俊杰。
辭開萬世祖,當與海同竭。
陳英新(鬼妹)
鷓鴣天·端午懷念屈原
端午來臨念圣賢,龍舟競渡祭屈原。
飄香粽子家家送,五彩絲絳個個拴。
長恨去,后人憐,滔滔江水不回還。
身如沉碧精神在,一代忠魂萬古傳。
張成軍(幸福)
詠離騷
又逢端午詠離騷,愛國憂民志未消。
楚水源源魂不死,長風起處化驚濤。
柳春艷(春)
眼兒媚·端午憶忠魂
端陽置酒憶先賢,祭語譜詩篇。粽香飄舞,龍舟飛渡,淚眼漣漣。
身投楚水英名在,天問指蒼天。九歌低唱,離騷愁賦,千古魂牽。
鷓鴣天·悼屈原
棕葉飄香寄語多,飛舟競技賽清波。滿腔熱血無知遇,一縷忠魂斷汩羅。
情冷漠,歲蹉跎,聲聲天問震長河。英名千古垂青史,一曲離騷任世哦。
崔振明(紅樓夢)
吊屈原賦(新韻)
千秋端午念先生,一曲離騷自不平。
黃酒艾符驅弊害,詩人湮沒幾垂名。
周宏輝(宏輝)
端午懷念屈原
五月青蒿苦味香,龍舟竟渡祭忠良。
楚辭騷韻千滴血,天問離歌九曲腸。
屈子憂君悲策盡,黎民投粽痛國殤。
留得清史當今鑒,圣祖英名萬古揚。
高慧清(清水)
端午節(jié)
五月尋香采艾蒿,窗前門上味輕飄。
祝福國泰奸邪凈,祈愿民安病痛拋。
覆翠千山人影動,飛紅一霎日輪高。
山泉落水敲詩韻,松下誰人誦古謠。
賈占九(紅塵一庶)
端午悼屈原
端陽鑼鼓震江河,遙祭英靈向汨羅。
矢志為國興大業(yè),忠心奉楚涌洪波。
名成詩祖標青史,身領辭林樹楷模。
香粽滿船投水底,神州處處起謳歌。
王秀峰(獨游俠客)
端午節(jié)寄思
又是端陽情自長,千家萬戶艾蒿香。
汨羅水畔尋忠骨,史庫書中覓九章。
玉盞盛漿悲烈士,龍舟載粽嘆國殤。
楚江滾滾東流去,一曲悲歌淚兩行!
杜艷春(炫)
端午懷屈原
汨羅江水怨幽幽,屈子懷沙志未酬。
臨岸猶聽歌漫漫,離騷一曲祭國憂。
許秀芝(秀諾)
魂舞汨羅江
瓊歌一曲賀端陽,慰祭靈均日月章。
救楚無門空抱志,憂民有恨怒投江。
絕倫天問今猶在,曠世離騷后論詳。
汨水滔滔魂魄舞,圣賢傲骨永流芳。
佟敏(雙心夙)
端午感賦
翻詩斂曲累華章,放棹龍舟艾葉香。
又憶汨江騷韻事,閑情怎敢效楚狂。
朱玉輝
端午吊屈原
人滿山頭歌滿川,舍身取義淚斑斑。
人生自古誰無死,一曲離騷天地間。
劉艷(じ☆ve舞)
端午抒懷
一曲挽歌天淚橫,離騷獨領至今榮。
千秋絕唱留芳韻,萬載端陽有頌聲。
鐵骨錚錚存浩氣,鋼腸烈烈播威名。
飄香米粽思賢圣,勁鼓龍舟斬浪行。
趙曉蘭(蘭天)
采桑子· 端午感懷
龍舟競渡騰清浪,棹舞煙波,旗舞煙波。怎解懷沙積怨多?
如今還憶屈原恨,淚雨滂沱,詩雨滂沱。吟誦離騷唱九歌。
袁鴻雁(鴻雁)
吊屈原
湘水祭忠魂,離騷萬古吟。
后人香粽品,誰曉楚臣心?
高淑媛(愚聰)
汩羅江,記憶!
五月的細雨
敲打著千年的相思
五月的漣漪
蕩起一江的余韻
咆哮的汩羅江
名聞遐邇的圣水
你是否還記得
佇立江頭的楚人
你是否又看到
遠古彌漫的狼煙
你是否又聽到
中國文學史上
第一位詩人的吶喊!
你的江底
淹沒著滿腔忠誠的靈均之軀
沉思深處 臥聽江頭
逐出,流放,輾轉
一顆求索的頭顱
一份透徹心扉的絕望
郢都淪喪
江河哭泣
一個偉大的靈魂
香消燼盡
你絕筆之辭的《懷沙》
172個《天問》
是用淚、用血、用生命
譜成的愛國詩行
你屈心而抑志的《離騷》
凄婉而悠深的《九歌》
叩開了浪漫主義詩歌的先河
“一曲悲歌縈澤國
虔誠奠祭吊詩豪”
穿過歲月的河流
輸出一段凄婉的光陰
那煮熟的雞蛋
那剝開的粽子
承載著遠古的祭奠
汩羅江漲溢著追逐的春潮
瀠洄著歷史清晰的記憶
那唱響的千古絕韻
如濤濤江水流世悠長
谷艷梅(臘梅)
端午抒懷――孩提的記憶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
香甜的粽子 繽紛五彩線
飄滿街頭
蜻蜓在河面上飛舞 山間的野花爭奇斗艷
黃色的蒲公英、粉嫩的喇叭花、寶石藍的鴿子花
爭著搶著把花開
人們身著盛裝,手捧艾蒿,登高上臺
孩子們手腕上戴著五顏六色的五彩線
用吉祥 幸福 安康編織著美好生活
讓我們放聲歌唱 大聲呼喊
用勤勞 智慧 美德建設幸福家園
感謝您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