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們好!夏季到了,背后的痘痘又開始泛濫了。其實長痘痘的原因很多,按中醫的說法,長痘痘是因為身體油性變大,油的粘性抑制了火氣的排泄,從而導致體內熱氣堆積,進而誘發痘痘。而油性大,則是我們所說的“濕氣重”。
飲食不規律,有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導致內分泌紊亂,破壞了荷爾蒙的平衡也會讓皮膚容易出油。而油性皮膚油脂過多,容易堵塞毛孔,長時間排泄不出去的話就會在毛孔硬化,和外界氧化后就形成了黑頭啦。
所以一定要控制好油脂,不然不僅是后背長痘,鼻子有黑頭,臉上痘痘,嚴重起來還會濕疹。那么既然濕氣重導致油脂多 ,應該如何減少體內的水濕,重現光滑美背呢?
每天拍打7個部位,輕松祛除體內濕氣!
腋窩的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臟的郁火毒素,應常常去按揉,以疏通這口井。
拍打方法:
拍打兩腋的極泉穴,右手拍打左腋的時候,左手向后彎曲,放在后腦勺部,這樣左腋即可完全暴露在外,方便拍打按摩。那么左手拍打右腋時,方向顛倒即可。
很多師兄反應敲打后,出現很多紫色的痧,和疙瘩,這都是敲打后正常排病反應,等痧和疙瘩消退后請繼續。
功效:
拍打兩腋下,可以疏肝理氣、通筋活絡、快速回陽,引血上行,使頭腦快速清醒;還可以預防和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等心臟疾病,這相當于我們隨身攜帶的速效救心丸。
當你出現咽喉腫痛、痰黃氣喘、咳嗽咳血、心煩心熱、口腔潰瘍失眠多夢等問題,可以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10分鐘,會出現青、紅、紫、黑等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
“肺心有邪,其氣留于兩肘。”拍打肘窩有助于排除心肺的火氣和毒素。
每一到兩周一次,可保這口排污井的通暢,排出心肺毒素。
拍打方法:
拍的時候手掌放松,有力且有節奏的一下一下拍下去,兩側肘窩分別連續拍打5~10分鐘,力量可由輕到重。
把左手臂伸直,用右手找到左手臂的肘橫紋正中,用右手大拇指點住它定位,找到后,再用右手四指平放在肘窩正中,這個范疇之內都是拍打的區域。找準位置后,可用右手的四指并攏輕輕拍打。反過來,用左手拍打右手的肘窩也是如此。
拍打后便會出現青、紅、紫、黑等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顏色越深說明體內毒素越多。
作為常規保健法,可以每周拍打一次,一般3~5次反應物就會明顯減少,毒素也就清理的差不多了。
怕疼的話,輕輕拍打到發紅也可以通經絡,促進氣血的運行。拍打結束后,馬上喝一杯溫水以加速排毒,如果出痧比較重,當天最好不要洗澡。
膝窩又稱腘窩,在窩的中心點上,有一個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經。
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這里不通暢,濕氣排不出去,可能會導致關節炎。
所以平時可拍打此處5~10分鐘至淤斑痧點顯出,每一至兩周拍打一次。
每天堅持5分鐘,不但能治療腰背疼及坐骨神經痛,同時還可以起到補腎養腎的作用。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再這兒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濕。
陰陵泉穴位置:在脛骨內上髁下緣,脛骨內側緣凹陷處(將大腿彎曲90°膝蓋內側凹陷處)。
每天用手指按揉這里,保證一天總共10分鐘以上。
義工示范(僅供參考)
足三里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濕當然也少不了它。
足三里位置:位于小腿前外側,當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義工示范(僅供參考)
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濕氣的,如果濕氣多了運化不出去,就會變成痰飲。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生痰的問題就要健脾,因此每天堅持多揉足三里或艾灸。
艾灸足三里治療時間選擇在一天陽氣最甚的時間會比較好,這個時間,在每天午后的1到3點,也就是13點到15點。
承山穴是最有效的祛除人體濕氣的穴位,其效果跟紅豆薏米粥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所以,刺激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
位置:承山穴位于足太陽膀胱經上,位于小腿肚子下方正當中,是除去人體濕氣的最佳的穴道。
義工示范(僅供參考)
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后,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濕邪,正隨著上升的陽氣向外發散。所以濕熱體質者一定要注意記住這一保健大穴,合理地在生活中使用。
每天5~10分鐘,最佳時段是下午15點~17點。
配合足三里按摩豐隆穴可以祛濕化痰。長期堅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濁濕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
位置: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
在豐隆穴附近壓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顯的地方,就是豐隆穴,每天按壓3分鐘左右。
去濕5大食物
薏米被稱之為天下第一米。據《本草綱目》它具有強筋骨、健脾胃、祛濕清熱等功效。一般的體弱的人都可以多食用。
注意:薏米有利尿功能,本身小便多的人可要注意不不能過量食用,孕婦更是要避免食用,以防胎兒發育受阻。
海帶中含有豐富的碘元素,可使甲狀腺的機能提升,對身體的新陳代謝有很大的好處。鉀元素可以幫助身體多余水分的代謝,消除水腫,排毒祛濕。
陳年老六堡(祛濕首選)
糙米有凈化血液的功效。還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以加速腸道蠕動,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利便排毒。夏天食用糙米粥是不錯的祛濕排毒方法。
紅薯又名番薯、地瓜。紅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及鈣、鎂、磷等礦物質元素。有很好的促消化、去濕熱、清毒素的功效。
原料:紅棗10個,紅小豆50克,龍眼干10個,紅糖適量。
做法:龍眼去皮,紅豆和紅棗清洗凈,砂鍋內放適量清水,放入紅小豆、紅棗和龍眼干,燉至紅豆軟爛,再加入紅糖,小火慢燉一會即可。
功效:紅豆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紅棗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食用紅豆紅棗湯有很好的祛濕、補氣血功效。
很多人都忽視了背上的痘痘,其實背上的痘痘和臉上的痘痘一樣都反映了身體的油脂和濕氣過多,趕緊按照文章教的方法去油祛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