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快來了,它挑戰APP勝算多少?
一直宣稱要將微信打造成公眾服務平臺的
騰訊
,最終還是違背了此前創立時的承諾,實現微信的商業化。
至此微信商業化又邁出堅實的一步,微信將引來全面商業化時代。而從張小龍28日的演講中不難發現,微信搖一搖紅包等程序將被弱化,小程序將成為未來微信的主推產品。而微信此舉的背后到底又是作何打算?
小程序上線在即
時隔一年,“微信之父”張小龍再次在公開場合現身,也讓張小龍此前承諾的小程序的上線日期有了明確的時間。
“它實現了應用‘觸手可及’的夢想,也體現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戶不用關心是否安裝太多應用的問題。應用將無處不在,隨時可用,但又無需安裝卸載。”張小龍解釋。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張小龍直言,我并不認為工具是一個很低層面的東西,但是工具有好壞之分,能夠做一個非常好的工具其實難度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說我們要做一個平臺,我不知道我們要做什么。
“一個好的工具應該有一個很強的屬性,就是提高效率,用完即走。”張小龍表示,微信是一個工具,這是一個非常宏大的目標。
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稱,張小龍對微信的屬性重新調整,從此前的平臺再次重新定義為工具之后,騰訊商業化的發展思路越來越濃,也表示微信將徹底邁入全面的商業化時代,這也改變了微信創立之初的思路做公共服務平臺的出發點。
其實,騰訊之所以讓微信這樣做,也是騰訊經過多方面思考的最終選擇。張小龍在發布會當天也直言,我們會舍棄掉很多本來想要做,后來發現做不好的東西,這種舍棄并不是因為說我們很克制,所以我們少做一點。
將直接沖擊APP
“張小龍解釋的微信小程序更像是APP,但用戶不用下載,也沒有下載過程,這似乎對APP的沖擊更大,如果騰訊想對某款應用進行壟斷的話,更是有了獨特的發揮平臺?!庇袠I內人士對記者分析說。
當日張小龍解釋說,我們沒有下載過程,所以不存在一個應用商店去下載。但是大家會說我想在里面去瀏覽,去找一些小程序,查找是另外一回事,搜索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們并不會存在一個小程序的商店,所以我們也并不會像外界所猜測的那樣,做一個APP的分發想法。
“經過思考就會發現,微信上有程序,用戶就不用下載程序了,這也就從根本上終止了用戶用APP?!庇蟹治鋈耸繉τ浾叻治稣f,小程序或許真的能終結APP。
而改變還不僅僅如此,張小龍還透露,小程序沒有粉絲量,只有訪問量。無需訂閱這一點對于用戶來說,以后就不用擔心收到源源不斷的推送消息了。但也不是完全禁止,如果你在使用時選擇接收消息,便會通過其他形式收到。不過對于商家、企業來說,在內容方面的要求會更高。
張小龍還解釋稱,小程序的分享是希望能帶來一種新的協作方式,并且未來可能會存在非常多協作類的小程序。希望能在分享之后,大家即可實時看到內容狀態,而無需再打開一個新的鏈接。
雖然微信開放了入口,但對于企業來說也是一個新的挑戰?!霸趯ζ髽I高要求和新內容更新的情況下,微信小程序必將迎來新一輪的開發熱潮?!绷碛袠I內人士對記者分析說。
業內人士分析稱,微信小程序的推出,極有可能改變用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獲取服務的途徑,一段時間看,雖然對于互聯網創業者來說,有利于短時間內降低成本,避免APP開發和引流等投入,但長期來看不排除對微信依賴程度的加深。
要打誰的飯碗?
雖然此前與蘋果約法三章,小程序不能做游戲和直播產品,但微信小程序上線之后,必然會改變應用程序的存在模式,而在微信強大用戶量的基礎上,這必將對現有的龍爭虎斗的APP市場再次造成劇烈沖擊。
記者了解到,隨著近兩年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也迎來了APP分發市場的蓬勃發展,而面對各大廠家對終端先天的控制優勢,APP分發市場早已派系林立。
資料顯示,除了蘋果的APP商店外,騰訊有應用寶、阿里旗下有豌豆莢和PP助手,而百度旗下則擁有91無線,各大手機廠商也借助各大平臺的優勢,如華為、小米均打造了自己獨有的APP商店,其競爭早已進入白熱化時代。
“因微信小程序的出現改變應用程序的存在形式,從根本上改變用戶的使用理念,這必然對現有的APP未來的發展造成破壞性的影響?!庇袠I內人士對記者分析說。在張小龍上線小程序的背后,其實深藏著巨大的野心。
上述人士對記者舉例說,按照張小龍的思路,此次微信推出小程序或許會像當年APP Store模式開啟蘋果新時代一樣,而小程序模式是騰訊繼微信后的又一次自我迭代。
也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說,微信小程序的推出很有可能改變用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獲取服務的途徑,這是微信對“由傳播內容到提供服務”、“由平臺回歸工具屬性”的革命式應用的改變。
或許百度是除騰訊外首個看破這一趨勢的明白者,可以證明的是在微信公布消息即將上線小程序的同時,百度也傳出賣掉91無線IOS業務的消息。
其實,試圖通過小程序改變現有APP分發現狀的微信并不是第一個,據此前資料顯示,此前百度曾通過“直達號”、“輕應用”做過嘗試,然而令業界惋惜的是,該思路最終以失敗告終。
而此次騰訊再次借助8.46億月活躍用戶基礎,重新對此進行布局,超大的用戶量能否讓騰訊突破現有困局實現完美的蛻變,本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