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男子自學制作20元假幣的技術(shù),1.5元買“白板”2.5元賣出。
用來給假幣燙金的燙金機實際上是制鞋機。 本組圖片 《東江時報》記者匡湘鄂 攝
李某照等人制作的20元假幣,從表面看與真幣一模一樣。
東江時報訊 記者匡湘鄂 通訊員文慧珍 學習制作假幣技術(shù)并“招兵買馬”成立制售窩點,兩個月制售假幣獲利10余萬元,“發(fā)家”后打算“金盆洗手”,最終被警方一網(wǎng)打盡。近日,惠陽警方成功破獲一宗跨省制售假幣案,抓獲主要嫌疑人3名,涉案金額100多萬元。
制售假幣窩點人去樓空
11月初,惠陽區(qū)公安分局經(jīng)偵大隊接市局經(jīng)偵支隊轉(zhuǎn)來江西警方的線索,稱發(fā)現(xiàn)有人涉嫌出售、購買假幣。惠陽區(qū)公安分局立即抽調(diào)骨干警力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工作。
根據(jù)線索,嫌疑人主要作案方式是通過網(wǎng)上交易、快遞運送,人員分布湖南、江西等地。通過偵查,專案組民警確定有一個制售假幣窩點位于惠州博羅縣湖鎮(zhèn)某出租屋,該窩點有3名嫌疑人。“但我們找到該窩點時,出租屋已人去樓空。”惠陽區(qū)公安分局司前派出所副所長黃佛章說,民警從出租屋立查獲兩臺燙金機和包裝箱等作案工具。民警通過技術(shù)手段,不斷確認、跟蹤三名嫌疑人的落腳點和行蹤,并進行伏擊。
經(jīng)縝密偵查,民警初步鎖定該團伙主要嫌疑人李某照(男,23歲,湖南永州人)、李某當(男,19歲,陽江陽西人)的落腳點。
住處繳獲2萬多元假幣
專案組民警偵察了解到,今年10月初,主要嫌疑人李某照已經(jīng)駕駛一輛剛買的新車回了湖南老家。原來,李某照之前有個女朋友,他與女朋友生了個兒子,生下兒子后,女友就走了。如今兒子已4歲,正在湖南老家,他回老家是去看兒子。辦案民警一路追蹤,最終于11月22日在其湖南老家,將正在吃飯的李某照抓獲。
10月中旬,另兩名嫌疑人李某當和鄧某雄按照李某照指示撤離制售窩點后,就回到陽江老家。民警掌握到李某當后來到廣州白云區(qū)某便利店工作。12月7日,民警將正在上班的李某當抓獲。此時,李某當在該便利店剛上班兩天。
民警抓獲李某照后,通過其手機通話記錄找到第三個嫌疑人鄧某雄的電話號碼,并通過電話號碼確定其落腳點在深圳。12月13日凌晨,專案組民警趕赴深圳將鄧某雄(25歲,湖南永州人)抓獲,并在其住處繳獲一大疊面額為20元的假幣成品。原來,他撤離時銷毀了部分假幣后,心有不甘,留下了部分假幣成品,打算帶到深圳去消費。據(jù)查,該筆假幣全部為面額20元的,共1070張,面額共計21400元。
經(jīng)審訊,嫌疑人李某照交代,其今年8月起,在網(wǎng)上購買假幣成品、半成品,通過二次加工后再通過網(wǎng)絡進行銷售,主要通過支付寶完成交易。截至被抓時已完成交易100多萬元,非法獲利近15萬元。目前,嫌疑人李某照、李某當和鄧某雄均已被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擴線深挖中。
揭秘制假
1.5元買“白板” 制作后2.5元賣出
據(jù)悉,李某照之前曾在深圳擺地攤幫人貼手機膜,擺地攤時他收到過假幣。有一次,他通過網(wǎng)購從一名重慶網(wǎng)友處購買了兩次假幣,面額近1000元。
購買到假幣后,李某照如法炮制,在各QQ群里發(fā)廣告售賣假幣,便很快有買家聯(lián)系他。從此,李某照便通過網(wǎng)絡購買、售賣假幣,假幣有面額10元的,也有20元的。
后來,李某照自己學會制作20元假幣的技術(shù)。今年8月初,李某照干脆在博羅湖鎮(zhèn)租房,從網(wǎng)上買了兩臺燙金機,專門做起了制售假幣的“生意”。
李某照從網(wǎng)上以1.5元一張購買20元面額的假幣“白板”(沒有燙金線的),然后自己用燙金機金燙上金線,瞬間就做成了逼真的20元人民幣。他又通過QQ招徠買家,一有訂單,就通過快遞將假幣投遞給買家,買家則通過支付寶轉(zhuǎn)賬,每張2.5~2.8元。為避免被查出來,他使用特殊包裝材料包裝假幣后快遞。
李某照先后聘用了李某當及其老鄉(xiāng)鄧某雄。李某當和鄧某金二人上手后,李某照便退居幕后進行操控,出租屋里一般是李某當和鄧某金二人在制作假幣。
今年10月中旬,李某照回到湖南老家,決定撤銷制售假幣窩點。據(jù)李某照交代,其制售假幣兩個月左右,已交易假幣面額有一百二三十萬元,其獲利近15萬元。賺了錢后,他就買了一輛六七萬元的小車回了老家。
記者看到,嫌疑人李某照等人制作的20元假幣,從外貌上看與真幣一模一樣。但只要細看,該假幣的燙金線明顯是壓上去的,有的還遮住了“人”字;摸上去,該假幣很光滑,無粗糙感。其用來給假幣燙金的燙金機,實際上是用來制鞋的鞋機。
(東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