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也在不斷增強,都說現在連喝水也要看酸堿度了。健康人的動脈血酸堿度(pH值)通常呈弱堿性,然而血液只是人體體液的一部分。人體各部位體液酸堿度有呈酸性的、呈堿性的、呈中性的。這主要是與各部位的生理功能相關,不能以血液的酸堿度,概括為人體整體酸堿度。
各部位體液的酸堿度能夠較準確的維持在一定范圍內,是因為機體主要通過呼吸系統、泌尿系統以及體液緩沖系統來調節體液的酸堿平衡。所以體液酸堿度跟你喝啥水,還真沒什么關系!人體健康的情況下,即使喝了堿性水或者酸性水,人體三大系統也能夠調節的游刃有余,并不會改變人體的總體酸堿度,更不會形成堿性體質。
當然有時人體血液的pH值,也會出現偏酸、偏堿的情況,這可不是所謂的酸性或堿性體質!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生病狀態,如發燒、脫水、休克、缺氧、腎功能衰弱等出現了代謝障礙,引起酸、堿失衡。所以人體是在疾病的狀態下,才會使pH值發生偏酸、偏堿變化,并不是pH值發生變化而引起了疾病。
我國已經出臺的GB8537-2008《飲用天然礦泉水》和GB19298-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中都沒有規定酸堿度指標。
除了喝堿性水,只吃堿性食物等說法也是謠言。酸堿體質學說已多次被證實不存在,一些不良商家不過是為了兜售保健品,并沒有嚴格的科學依據。
健康飲水小貼士:
1、30°以下的溫開水是保持體內水分最好的辦法,這樣不會過于刺激腸胃道的蠕動,不易造成血管收縮。
2、睡前、起床后要養成喝1杯溫開水(150-200ml)的習慣,這樣可以更好地保持機體內水分的正常與平衡。
3、午飯晚飯期間適量飲水,最好隔1個小時喝1杯??梢愿鶕约耗蛞旱念伾珌砼袛嗍欠裥枰人说恼D蛞簽榈S色,如果顏色太淺,可能是水喝得過多,如果顏色偏深,那就表示要多喝水了。
4、克服口渴才喝水的習慣。不論口渴不渴,每天都要按機體的需要喝水。我們每天至少要飲水2000-2500毫升,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
5、不能用飲料、咖啡、酒精等飲品代替水。因為多數飲料中都含有糖的成份,糖有利尿作用,會加快尿量的排泄,從而使機體水分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