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大早,景甜的一句話宣告了兩人的結(jié)束:“感恩曾經(jīng)相遇,愿今后一切安好。”
這對文體戀,一開始極盡甜蜜,受到了不少人的祝福。
但分開時,簡單一句話就一帶而過,不免讓人疑惑。
不是說好的愛情是勢均力敵,是你很好,我也不差嗎?
這兩個人都很有名,又都不差錢,看起來一切都很完美很般配呀。
為什么仍然沒有走到最后呢?
11號,景甜在與張繼科分手后的第三天,接受采訪時說的一段話,似乎解釋了他們分手的原因:
“對于感恩一直會有抵觸,人生會有陰晴圓缺和順境逆境,要用感恩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的經(jīng)歷,心目中理想的關(guān)系就是能夠找到更好更完整的自己吧”
換句話說,和張繼科在一起,景甜并沒有成為理想中更好更完整的自己。
這兩人分手不意外,但撕破臉就沒必要了吧?
大概因為這兩人的成長經(jīng)歷注定了他們的愛情,沒有想象中的順利。
一個是體育明星,被教練打罵,從小吃苦長大,但對感情卻一竅不通,曾在節(jié)目中被爆性格不成熟;
一個是娛樂圈的大小姐,順風(fēng)順?biāo)m然有著“捧不紅”的說法,但其實一直不缺資源;
兩個人的人生其實并沒有什么共通點,在對人生的某些看法上,一定會有分歧。
而感情若想長久,至少在精神上一定要門當(dāng)戶對。
13年1月在《開講啦》節(jié)目中,撒貝寧第一次承認(rèn)了與章子怡的戀情。
現(xiàn)場,有觀眾問:如果章子怡、小丫、小崔同時掉水里了,你會救誰?
撒貝寧沒有絲毫猶豫的回答:“有我在,她不會掉水里。”
他還分享了自己的愛情觀:“看不到未來要不要相愛?我的觀點是,死了都要愛!”
曾有人說,找伴侶就要找撒貝寧這樣的,智商情商俱佳,才思敏捷又幽默風(fēng)趣,跟他在一起,每天都有新鮮感,不會乏味和無趣。
那時的章子怡也已經(jīng)家喻戶曉,去過好萊塢,各大獎項拿到手軟,是名副其實的國際章。
郎才女貌,在外人看來,本該是十分般配的一對。
可公布完戀情不久,他們就分手了。
章子怡說:撒貝寧太小了,自己常年在娛樂圈中混跡,還去過好萊塢。性格開放程度是撒貝寧沒辦法接受的。
她想要的是一種穩(wěn)定,她已經(jīng)吃夠苦了,只想被人寵愛一生。
而撒貝寧在后來的采訪中,也透露了兩人分手的真正原因:
“兩個人對生活的一種理念、態(tài)度,當(dāng)然不說價值觀那么大的話,但至少是得在一個頻道上,相互之間的溝通、理解,以及對生活的共同狀態(tài)的渴望。”
兩個在各自領(lǐng)域都很優(yōu)秀的人,愛情卻并不完美。
因為他們精神上不一致,在一起時就必定要有一個人,用暫時的隱忍換取短時間的和平相處。
可隱忍越堆越多,時間一長,即便肉體還在一起,心卻會越走越遠(yuǎn)。
沒有共同話題、對事物沒有相同的看法、沒有相似的三觀,相處再久都形同陌路。
我喜歡蘋果,你卻送我一箱梨子,雖然是好意,卻難免有嚼蠟之感。
愛情的勢均力敵,說的不僅僅是身份地位,甚至不是是否相愛,而是思維的般配,是靈魂的契合。
去年9月,大張偉第一次公開承認(rèn)自己結(jié)婚的消息。
其實他和老婆劉迎,在上學(xué)的時候就認(rèn)識了。
大張偉說自己每次寫歌時都會想到她,甚至很早前就在歌詞里動過小心思,暗戳戳的秀了恩愛:
很多人不理解,覺得大張偉的老婆身材臃腫,配不上他,卻不知道正是這個女人,知他懂他,陪伴他度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那段時光。
大張偉曾經(jīng)得過抑郁癥,這種病,當(dāng)時的人們都覺得是無病呻吟,不明白他為什么突然悲傷,突然心情不好,脾氣大變。
但劉迎不是,她懂大張偉。她沒有不理解更不會因此指責(zé)他,而是按照他的喜好來安排工作。
她也從不會反對大張偉做任何在外人眼里有些奇怪的事,就像大張偉所說,他們有各自的世界,但也真的懂對方。
相比大張偉的咖位,劉迎只是個普通人。
但在大張偉的心中,她是這世上無可替代的那一個。
因為彼此精神的契合,他們一起走過這么多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在八卦緋聞層出不窮的娛樂圈,活成了最幸福的那一對。
我不由想起一個朋友曉峰,結(jié)婚五年,前段時間卻離婚了。
曉峰和他老婆,兩個人的家庭條件算的上門當(dāng)戶對,婚后生活一開始也很甜蜜,可日子越過,問題越多。
曉峰追求的是平平淡淡、歲月靜好的幸福,每天回家后,享受兩個人的甜蜜時光,一起逛逛街散散步。
而他的老婆,卻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公司加班,放假也是在全國各地出差。
一個喜歡運動,一個喜歡安靜,一個喜歡安于現(xiàn)狀,一個追求上進(jìn),其實沒有誰對誰錯,也不是不愛,可是相處起來總是各種磕絆。
思想不一致的兩個人在一起,幸福只能像水中月鏡中花,一觸即散。
門當(dāng)戶對是相親角里的第一鐵律。
“戶籍”、“中心城區(qū)及教育高地房產(chǎn)”、“男性海歸”、“女性本科”“車房”,每張紙上都清楚的寫著自己的條件和要求的條件。
在這里,婚姻不再是愛情的結(jié)晶,而是按斤按兩的買賣。
但真正的門當(dāng)戶對,對的應(yīng)該是你和他對于這個世界的看法,你們對人生的態(tài)度。
就像沈復(fù)在《浮生六記》里記錄的,他和蕓娘的愛情。
中秋的時候,蕓娘想偷偷出去游玩,但在那個年代女子拋頭露面是不被允許的。
沈復(fù)不想看到妻子失望,于是讓她女扮男裝,兩人晚上便一同攜手出游。
沈復(fù)懂妻子,他知道妻子在婚后很久沒有出去玩過了,所以讓她不用拘禮,想盡辦法保護(hù)她的天真爛漫。
而沈復(fù)一生自由灑脫,并不眷戀功名,蕓娘也從未勸他要勤勉讀書,而是陪著他一起讀書,一起游玩“布衣菜飯,可樂終身,不必作遠(yuǎn)游之計”。
兩人心意相通,對于彼此的意蘊都心領(lǐng)神會。
后來蕓娘被沈家掃地出門,沈復(fù)不顧父親的責(zé)備警告,不管母親的好言相勸,而是與蕓娘不離不棄,雙雙離家。
這就是真正的靈魂伴侶,不論貧窮,不論富有,無論美丑,無關(guān)風(fēng)月,是真正的靈魂契合的人。
要知道,婚姻充滿了瑣碎日常,柴米油鹽醬醋茶,總會消磨去最初愛情美好的模樣。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所有白頭到老的背后,都是兩個人步調(diào)一致,彼此認(rèn)同。
那么多曾經(jīng)深愛的人,到頭來逃脫不了分手的命運,說到底,還是無法完全接受對方的生活方式。
最好的婚姻,其實,就是找一個認(rèn)同你,理解你的人。
就像歌曲《晚婚》里的這一句歌詞所唱:
我從不想孤身,卻又預(yù)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的靈魂。
找一個在精神上和你門當(dāng)戶對的人結(jié)婚吧,正如作者林宛央寫的:
至少你們不會在今天吃什么明天吃什么的婚姻里,為吃沙縣小吃還是蘭州拉面大吵一架。
出門往左拐,你的方向就是我的方向,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