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黎明
編輯 | 魏佳
一年一度、大佬云集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正在烏鎮舉行。
對于互聯網行業而言,這是一項規格甚高的行業大會。從2014年第一屆開始,這個大會已經連續舉辦了六屆,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互聯網精英參加。
對于普通大眾來說,除了能從各種干貨演講中了解最新科技動態、未來發展趨勢之外,這場大會還是一個近距離“觀察”互聯網大佬的好機會。
會議的日程總是滿滿當當,但大佬的演講風格迥異。有人喜歡高談闊論,有人擅長推銷安利,有人開口必談技術,還有人嘴上總掛著責任。
演講風格的不同,讓大佬們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根據燃財經的觀察,他們可以分為夢想派、推銷派、技術派和責任派。比如,馬云愛談人類,丁磊愛推銷自家產品,馬化騰愛談技術變革,張一鳴愛談社會責任。
演講的風格,透視的是大佬真實的人設,以及背后的企業調性。
夢想派:馬云大談人類,張朝陽延期夢想
馬云擅長演講,在互聯網大會之外,他早已站上過無數舞臺。談夢想、談奮斗、談人生,甚至談人類,他的演講天馬行空、氣勢磅礴。在阿里巴巴成名之前,他有過一段密集演講的階段,那個時候,他是很多大學生眼中勵志的榜樣。
細數互聯網大會上馬云的歷次發言,社會、人類、世界、時代、沖擊、責任等等高大上的詞匯頻繁出現,讓人眼花繚亂、熱血沸騰。
“互聯網將影響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每一次巨大的沖擊、每一個巨大的挑戰都是人類進步完善的機會”、“我認為人類共同的未來,所有的人類、所有的國家都應該聯合起來”、“我們要相信技術,我們要擁抱技術,我們應該主動擁抱技術”……這些跟互聯網相關但也具有普適性的話語,是馬云在互聯網大會演講中常用的表達。
和大部分企業家談業務、講技術不同,馬云一上來就是人類視角,仿佛瞬間秒殺了所有同行。他不糾結于某一個生僻的技術細節,或某一塊具體的集團業務,而是本著“為全人類謀福利”的立場,展開他的講話。
毫無疑問,馬云是有夢想的,即使他的夢想在大部分人眼中不可想象。
跟馬云的大格局不同,張朝陽顯得更為小資,當然,他一手創辦的搜狐,要比阿里巴巴小太多個身段。但是,這并不妨礙張朝陽放飛夢想。
第一屆互聯網大會,張朝陽上來就口出金句:我們這一代人有可能永生。他的理由是:未來隨著運算速度的加強,摩爾定律會繼續實現。各種設備里都會有芯片,智能在云端進行計算,可以實現各種各樣的東西,未來技術值得期待。
在嚴肅的大會氛圍中,如此大開腦洞的言論,就像給會場注入了一針興奮劑。但單純從技術角度而言,張朝陽的結論并沒有足夠的支撐。
第三屆互聯網大會上,張朝陽表示要用三年時間讓搜狐重回中國互聯網舞臺中心。當時他公開稱自己“對單純賺錢這件事其實不太感興趣,必須要建立一個人生追求的更高的準則、更高的價值觀”,批判當時的一些現象“價值觀太低了”。
三年過去,搜狐的股價跌去七成,市值只剩3.91億美元,而跟它同期創辦的網易,市值363億美元。張朝陽離他當年立下的“重回舞臺中心”的目標是越來越遠了。
2019年第六屆互聯網大會期間,張朝陽表示當年立下的目標“需要一個延期”,并再次提到價值觀。他試圖將主題進行升華拔高,提到了社會存在價值和個人意義,最后他稱“追求榮華富貴和成王敗寇這個價值觀稍微低了一點”。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推銷派:丁磊實力帶貨,劉強東土味營銷
每年的互聯網大會,總有一些大佬,就像市場上的促銷員一樣,瘋狂推銷自家公司產品。
丁磊是推銷派的首席代表。網易味央豬肉、紹興黃酒、淮鹽花生、麻辣兔丁、開口甘栗等都曾被丁磊帶到過烏鎮。丁磊的過人之處在于,他不僅推銷自己的公司,還把產品直接帶到現場品嘗,順帶還能宣傳一把自己的家鄉。
第三屆互聯網大會的主題是創新驅動造福人類,丁磊切中主題談到,“這就需要我們互聯網企業去思考如何通過創新和探索去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幸福。”但隨即他話鋒一轉,“網易一直在創新上努力,包括養豬,如何養出美味的豬肉提供給人民群眾,我們一直在思考。”
第四屆互聯網大會,丁磊直接親自上陣,向大佬們推銷自家產品。他圍了條來自考拉工廠店的灰色圍巾,穿著來自網易嚴選的外套,還給大佬們送上印有“網易嚴選”字樣的伴手禮,成為一塊行走的廣告牌。
不會推銷的大佬不是真大佬。大佬的訣竅在于,任何一場高規格的會議,任何嚴肅的場合,他們都能在分析行業大勢、抒發家國情懷的同時,恰到好處地宣傳自己的公司和產品。
另一位熱衷推銷的大佬是雷軍。第一屆大會,雷軍就開始秀肌肉,稱小米5到10年后或將成為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機公司。第二年,組委會給參會嘉賓準備的禮品中,就包含一部由小米提供的訂制手機,雷軍稱“這臺定制手機將為嘉賓提供全方位的智能服務”。
第四屆大會時,新零售和AI概念火熱,雷軍在大會期間表示,自己比馬云更早提出“新零售”,他還表示,小米不僅是智能手機公司,還是電商和新零售公司,同時還是一家AI公司。通過這樣一個表述,雷軍讓小米蹭上了當年所有的互聯網熱點。今年的大會,雷軍以現場測5G網速的方式,提前安利小米5G手機,稱明年將推出10款5G手機產品。
另外,第二屆大會中流出的雷軍“深情對視”酣睡中的周鴻祎的照片,曾在網上引起熱傳。雷軍和周鴻祎這對最佳CP,因為這樣一張意味深長的照片,而得到了充分的宣傳。360則借勢做了一把網絡營銷,蹭上了大會的熱點。
相比之下,劉強東在大會上顯得低調得多。和其他大佬推銷產品不同,劉強東在有限次數的演講和采訪中,推銷的都是他農民家庭出身、重視產品質量的企業家人設。
在第二屆互聯網大會的“數字中國”論壇上,劉強東用8分鐘時間講了面包和豆腐的故事。他講到自己在江蘇農村的時候,喜歡吃尖椒炒豆腐,自從離開農村到北京,再也沒吃過這么好吃的豆腐。
“我在農村生活了18年,去了北京,我有多少年一直想吃江蘇宿遷自己用青石磨磨的豆腐”、“我們希望找一些農村農民,可以給你黃豆、買大青石磨,甚至可以貸款給你買小毛驢幫你推磨…”
他時常提到自己的農民出身,演講中沒有生澀難懂的互聯網詞匯,只有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他在推銷京東的產品和服務的同時,也在強化自己回饋鄉里、帶領農村兄弟們發家致富的人設。
技術派:馬化騰李彥宏秀技術,王興預判方向
BAT的三位大佬中,馬化騰和李彥宏是技術出身,演講風格最相似。兩人在大學時都學過計算機專業,畢業后都做過一段時間工程師,所以演講起來一板一眼,穩重嚴謹。
2014年第一屆互聯網大會,馬化騰談的最多的是,因為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風靡所帶來的產業變革。他在戰略上將騰訊定位成一個“連接器”,而這個詞大部分時間是存活在互聯網語境里。2015年的大會,馬化騰在演講中反復提及“信息終端”,他認為“每隔一段時間,智能終端都會發生變化,并對整個業界帶來更大的變化”。2018年,他提到了數字化變革和產業互聯網。
要聽懂馬化騰在講什么,不僅需要了解產業格局,更需要熟悉專業詞匯。但對于業內人士而言,要聽懂馬化騰的演講并不難,他的表述并非生澀難懂,有種娓娓道來的意思。
“微信電話本其實是一個小產品,不是什么特別大的戰略性產品。現在運營商很淡定,但是媒體很激動。”在第一屆互聯網大會中,馬化騰如此形容當時影響巨大的微信電話本。
李彥宏是一個典型的技術男,不會虛無縹緲的談夢想和情懷,他的演講都是緊緊圍繞技術創新和公司業務發展。
如果統計李彥宏演講和接受采訪的詞頻,會發現“人工智能”、“AI”、“技術創新”等是高頻詞匯。李彥宏一向自稱為“技術信仰者”,百度是一家技術創新的公司。在BAT中,百度的技術范最明顯,為互聯網行業培養的技術人才數量最為龐大。
李彥宏不善交際,但處事嚴謹。在2017年的互聯網大會上,馬云和馬化騰在演講時都沒有準備PPT,只有李彥宏是按PPT來講,而且還做了詳細的數據統計對比圖,以增強說服力。演講中,李彥宏還插播了演示視頻,使現場展示更生動。
和馬云馬化騰等不同,李彥宏是參會大佬中,少有的在演講中以技術突破為傲的人。百度all in AI后,李彥宏便開始大談無人車,每年要匯報百度無人駕駛的技術進展。相比之下,百度在業務上的進展,李彥宏則一筆帶過。
王興也是學的計算機,是同齡人中的技術大牛。美團的發展歷史,最給行業啟發的是美團的戰略能力和團隊執行力。互聯網大會上,王興相對低調,公開演講和接受媒體采訪都不多,但出口必是干貨。
業內流傳甚廣的“互聯網下半場”概念,就是王興在2016年互聯網大會上提出。他通過自己的觀察,結合嚴密的邏輯分析,在演講中預判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趨勢。他的演講一本正經、嚴肅客觀,瞄準的是行業大勢和商業機遇,而并非企業的小惠小利。
責任派:張一鳴談公益,黃崢愛扶貧
在互聯網大會期間,還有這么一些大佬,他們最熱衷的不是談夢想,也不是秀肌肉,更不是賣貨,而是講社會責任。這些大佬以新銳創業明星張一鳴、程維、黃崢為代表。
2016年大會上,張一鳴首次公開回應了今日頭條的海外戰略,稱全球化會是2017年今日頭條的核心戰略之一。當時,今日頭條發展異常迅猛,迅速崛起成一只超級獨角獸,并在海外進行廣泛的并購布局。
除了戰略布局,張一鳴還專門談了自己對互聯網公司社會責任的理解。他提到,互聯網公司應該拿出一部分利潤,用于公益。
這是跟前兩屆大會相比最大的差異點。前兩年,張一鳴在大會期間提及最多的是今日頭條的推送機制和機器算法。今日頭條通過技術創新,革新了人們以往獲取信息的方式,但這也讓它飽受質疑。
張一鳴在有意示好,通過宣揚在社會責任方面的正面動作,來為今日頭條謀得正當身份。
類似的還有程維。第二屆大會,程維在演講中一再突出的是滴滴的戰略野心,他表示“我們希望建設一個中國人領導的、全球最大的一站式的出行平臺”,并強調滴滴可能是這屆互聯網大會最年輕的公司,表示出行行業“競爭越殘酷越激烈越好”。第三屆大會,程維開始大談國際化,表示要走出去。2017年,程維開始強調分享。
然而,2018年滴滴順風車事件出現后,程維就從大會嘉賓名單中消失了。在后來的一些采訪中,程維強調最多的是安全和責任。
相比之下,黃崢要顯得“更有責任感”一些。
2018年,黃崢首次參加互聯網大會。但在會議期間,作為一家新晉的最具爆發力的明星公司創始人,黃崢卻不談戰略、不提行業、不講競爭,只談扶貧。
“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是拼多多的本分,希望通過創新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應用,重構流通環節,降低資源損耗,為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做出貢獻。”黃崢說。
在上市之前,因為平臺存在的假貨山寨問題,拼多多遭遇了大眾輿論的瘋狂抨擊。在擺平輿論風波的過程中,黃崢已經諳得互聯網公司的安身之道。主動扶貧的舉動和宣傳,毫無疑問正在扭轉大眾曾經的刻板印象。
今日頭條、滴滴、拼多多,這都是近幾年突然冒出來的新生公司。他們所在的行業,要求他們具備更高的社會責任意識。從他們發言的變化,能窺探出大佬角色定位的轉變。總而言之,不論是真責任,還是假責任,至少這成為他們宣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