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給你說一個爆炸性消息,想不想聽?”昨晚,我剛接通堂姐打來的電話,就聽見電話那頭堂姐急切的語氣。
我一臉懵懵,本能地回應著:“姐姐,怎么了?”
“表妹又生了!從懷孕到生產,再到還有兩三天三胎女兒滿月,她和姑姑、姑父都瞞著我們所有人!五分鐘前,姑姑給我發來信息,讓我幫她組織語言,說她家要辦酒請客,我隨即問她們家要辦什么酒,結果她說表妹生了三胎了。讓人更無語的是,姑姑竟然得意洋洋的說,雖然又是女兒,但表妹說的再窮也要生兒子,姑姑似乎對此頗為贊同。”堂姐噼里啪啦說了一連串讓我極為震驚的事實。
我被驚呆了,竟然還有這等操作。
今天早上堂姐說,恰逢今天輪休,她特意驅車兩小時趕到姑姑一家所在的工地看看什么情況。剛剛,堂姐給我打來電話這樣描述著:
“內心拔涼拔涼的,真搞不懂她們一家哪來的勇氣生三胎,還想著繼續拼兒子。3歲的大女兒挨著姑姑和姑父睡覺,2歲的二女兒挨著孩子她爸睡覺,三胎女兒挨著表妹睡覺。一家三代七口人,擠在不足二十平米的板房里,僅用一塊布做遮擋,真是連坐的地方都沒有。
三胎從懷孕到生產,一次檢查都沒有做過,因為沒錢去醫院檢查。真的,這種一貧如洗的家庭條件,換做是我連二胎都不敢要,她們竟然又在高調備四胎,想想都可怕。”
02
姑姑小學文化,當年因不滿爺爺奶奶包辦婚姻,在訂婚后逃往重慶主城,一走就是八年。年少無知的她,在重慶朝天門認識了年長她二十歲的文盲姑父,是一名棒棒。
姑父的父母過世得早,其哥哥也管不住他,所以姑父在他們老家就是一個混混,狗雞摸狗等小動作不斷,鄰居們對此極為后怕。姑姑懷孕后,兩人回到老家,僅一間土墻房子,連樓梯都沒有。煮飯、睡覺都在那一間屋子里不說,墻壁也是四面透風。
后來我父母以及伯父伯母經過不懈努力,終在八年后找到了姑父的老家,當時姑姑剛生了表妹還未足月。姑姑堅持留在姑父身邊,只是允諾等孩子一歲后會回娘家看望年邁的爺爺奶奶。
最初那幾年,姑姑因為要照看表妹,無法工作,全靠姑父下苦力掙得微薄收入。再后來,雖然兩人都同時上班,但所掙的錢卻不夠表妹揮霍,以至于這么多年下來,兩人均無存款。
眼見表妹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他們一家商議著非要男方拿八萬八千八的彩禮,像談生意一樣,一天去男方家三次,只為拿到讓自己滿意的彩禮。男方家里剛剛修建了房子,并有一個上小學的兒子需要撫養,實在沒有過多的錢,無奈之下只好找親戚借錢當彩禮。
姑姑和姑父原計劃把彩禮當存款,卻不曾想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就被表妹小兩口揮霍而空。
表妹婚后一心拼兒子,連續三年生了三個女兒,根本沒時間上班,常常還以各種借口找親戚借錢后又不還。其孩子的爸爸年紀輕輕就仗著腰椎間盤突出,對工作也是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姑父已經年過七旬,工地上已經不會再接收如此大年紀的老人了。而所有的重擔皆落到了姑姑身上……
03
堂姐調侃著說:“我房子幾套,別墅買著,收入穩定,去年懷上三胎都沒有勇氣生,真是搞不懂她們家哪來的底氣。”
“越窮越生,越生越窮”似乎也是對一部分家庭的真實寫照。在生孩子的問題上,曦曦媽始終堅信重在質量而非數量。
一部分人,總是堅信養兒防老,所以無論如何都阻止不了她生兒子的步伐。
我們家另外還有一個親戚,連續三胎都是女兒,她在三女兒還未滿月的情況下,就送人了,繼續拼四胎。
如她所愿,四胎是一個兒子,但在一歲半的時候肚子里就長了腫瘤,十多年前就花了十幾萬做手術,并且得到醫生的回復卻是不知道以后會不會復發。為此,她對兒子的關注度再次成倍提升,對女兒卻是頗為忽視。
哪怕她天天與兒子、二女兒同住一個屋檐下,竟然沒有發現剛上初三的二女兒已經懷孕十月即將臨盆。如不是學校老師發現了端倪,恐怕她要在孩子進醫院后才得知真相。一個十五歲的女孩兒,養活自己都困難,拿什么養活孩子,拿什么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切重擔皆落到父母身上,可謂是毀了足足三代人!
生而不養,養而輕視,這樣的父母就算是生再多孩子又有何用?
——————
對于那種再窮也要生兒子,再窮也要生三胎、四胎的人,你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