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血壓中,最危險的類型是高壓高、低壓低的類型,即二者相差比較懸殊(脈壓差增大)。這種類型的血壓被稱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多出現在血管健康狀態較差的中老年患者身上。
下面,"問上醫"就為您詳細介紹這類型高血壓的危害以及有效的解決辦法。
動脈粥樣硬化是引起這類高血壓最主要原因。高壓為心臟射血時對血管內壁產生的壓力,而低壓為動脈血管彈性回縮時產生的壓力。若動脈粥樣硬化、彈性降低,會直接影響高壓和低壓:
一旦動脈粥樣硬化到達一定程度,引發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則會進一步加劇血管損害,使動脈硬化程度加深、沖落斑塊,形成惡性循環。
單純低壓高是最好的一種情況,多見于高血壓早期。而與之相反的、最差的情況是高壓高低壓低的情況,這就是高血壓的晚期。
也正因為上述原因,這類高血壓也最難治療。常見的降壓藥都是同步降低高壓和低壓的,如果在降高壓的同時,又使低壓進一步下降,這可能會導致冠狀動脈的供血進一步減少,反而更危險。
常用的5類降壓藥地平類、普利類、沙坦類、β受體阻滯劑(洛爾類)、利尿劑(噻嗪類)均可治療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但需要考慮具體情況:
(1)不能單獨以血壓水平決定治療策略,重在綜合評估
在治療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時,需要防止舒張壓過低,引發危險。需要在患者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步、平穩降壓達標。
通常,低壓需要保持在60mmHg以上才能確保重要器官獲得血液灌注。在確保這一目標的基礎上,可適當放寬對高壓的要求,控制在140mmHg左右即可。
(2)選擇適合的降壓藥
長效鈣通道阻滯劑(如氨氯地平)、噻嗪類利尿劑降低高壓的效果明顯強于普利類降壓藥、β受體阻滯劑。
因此,以利尿劑或地平類藥物為基礎的聯合治療是老年人高血壓的主要方案。
此外,沙坦類降壓藥(如替米沙坦、纈沙坦)對老年人高血壓的療效也得到諸多大型研究的證實。它們單獨或者與地平+利尿劑聯用也常用于治療老年人高血壓。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高血壓患者不適合服用β受體阻滯劑(洛爾類),這種藥對治療低壓偏高有較好的療效。
具體的藥物方案,由掌握您更多健康數據的醫生開具,切莫自行搭配用藥。
(3)鼓勵選用長效、平穩的降壓藥物
這可以避免血壓降得過快、波動過大。所謂長效降壓藥,就是那些緩釋型、控釋型,或一天只需吃1次的降壓藥。
(4)聯合治療降壓效果好、藥物用量小、不良反應少
當使用單藥常規劑量收縮壓不能達標時,應采用多種藥物聯合治療,這有利于靶器官的保護,同時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和性價比。
(5)視情況服用穩定斑塊的他汀類藥物
動脈粥樣硬化是這一類型高血壓的主因,因此在降低高壓的同時,還要兼顧降延緩脈粥樣硬化硬度、改善大動脈彈性的措施:服用他汀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