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10個人的時候可能只需要人治,靠著兄弟之間的情誼為紐帶就能帶好。到100個人就必須開始講管理,講法制。到10000人公司就必須講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否則公司的組織可能都會隨時崩潰掉。
使命和愿景絕對不是隨便說說的口號,在生死關頭是要起到至關重要的指路作用的。比如什么錢該賺,什么不該賺,發生分歧時,就要看使命和愿景。這不是用來忽悠自己和別人的口號。價值觀也是一樣,能夠在我們面臨選擇時起到指導作用。當上萬人趨同于共同的價值觀做事時,會帶來兩個顯而易見的好處:一是溝通成本降低了,對一個問題的看法基本都是一致的;二是降低了管理成本,讓自下向上做事變成了可能。
1、目標清晰
目標清晰有兩層含義:一是團隊的目標要非常清晰;二是給員工設定的績效目標要非常清晰,即量化。
比如,在安全行業里都有一種說法,安全的工作似乎是根本沒法量化的。我們會做很多事情,但是什么時候攻擊會發生仍然是難以捉摸的。現在看起來,安全工作還是可以量化的,我們必須為最后的結果 → 漏洞和安全事件 → 負責。以這樣的關鍵指標,去驅動我們做所有的產品、解決方案、運營體系和技術創新。
所有的工作一定有最關鍵的地方,一定是可以量化的。如果量化不了,要么說明不夠關鍵,沒抓住要害,要么說明沒想清楚。更多學習內容關注峰人院。
很多人的目標都是定性而非定量。比如目標是“做了什么事情”,沒有一個定量的考核標準,這種都存在問題,要么有很大水分想蒙混過關,要么就是忙錯方向到最后不解決問題。對員工傷害最大的是,到最后都沒法證明他的業績做的比別人好。
其實一個簡單的問題就能判斷出員工的績效目標設定是否清晰:員工是否知道當他做了什么之后,“一定”能夠得到“超出期望”的評價或晉升?如果回答不出來,就說明員工的績效目標設定的不夠清晰。
目標都沒設定清晰,團隊有力量都不一定使對了方向,這是管理者在帶團隊時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2、職責明確
職責明確指的是責任要明確到人,要有“問責制”。
任何一件事情,都應該有人對此負責,不應該存在灰色地帶。這個問責一定是聚焦的,不能是問責兩個人,只能是一個人。這里不是說每個KPI只能有一個人背,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人共同背一個KPI是常有的,特別是在目標分解之后。這里說的是一件事情到最后一定有一個人為此負總責,如果要殺頭,第一個殺他。
組織架構如何設立是非常有講究的,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建立“問責制”。如果對一件事情很重視,就應該在組織架構里體現出來,設立單獨的部門和清晰的匯報關系,這才叫真正的重視。
職責明確就是為每件事情找到一個可以'殺頭'的人,如果找不到,說明職責不夠明確。
3、賞罰分明
當明確了職責后,隨之而來的就是'賞罰分明',該殺的人要能殺的掉。
不要以為賞罰分明是很容易做到的,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會非常的艱難,一個合格的管理者至少是要開過員工的。
護短是一種非常惡劣的行為。護短的后果就是是非不分,會讓員工看到公司的體制是不公平的,是在任人唯親。所以哪怕是再親近的人,該殺的時候也決不手軟(試問如果是一個跟了你很多年共患難過的兄弟,狠得心下手嗎?)。反過來,哪怕是平時再不喜歡的人,只要真的做出了成績,就一定要重賞。能做到這點的體制一定是透明的,一定是基于“目標清晰”和“職責明確”的,誰做的好,誰做的不好,一眼就清楚。
在一個成熟的公司里,不應該存在“不看功勞看苦勞”的事情,一切應該以結果為導向。同樣也不應該去搞什么小團伙,不應該講“誰是誰的人”,工作不能講交情。做公司不是為了讓誰開心,而是為了把事情做成。
4、超越伯樂
“超越伯樂”指對于人才要有培養,幫助人才成長。
事情是人做出來的,沒人的話就別想要去做一番何等偉大的事業了。所以把“超越伯樂”放到了16字真言的最后一句。
大家應該都聽過喬布斯對于“只招一流人才”的論述,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一流的人才都來了,還有什么做不到的?但是,吸引一流人才的能力本身就是管理能力的一種體現。很多時候光靠薪水是吸引不來一流人才的,一流的人才去哪里都能拿到高薪。
一位老朋友跟我講,他最佩服我的是在不同時期我都能吸引到一批最優秀的人到團隊里,問我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得自己有一個很大的夢想,然后讓其他人相信這個夢想?!边@是我能想到的唯一答案。管理者要善于做伯樂,要知人善用,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團隊的血液要流動起來,不能一成不變。峰人院劉勇老師在“如何成為優秀的管理者”課程中講到,從普通管理者變成優秀管理者要過三道關:價值觀、技能關和時間分配關,同時要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人格魅力,并具備很強的事業心!
對于管理者來說,要善于利用“管理杠桿”,把自己直接匯報的下屬培養起來,讓他們能獨當一面,好過自己累死。把自己累死的管理者一定不是成功的管理者。
“目標清晰,職責明確,賞罰分明,超越伯樂”是管理者需要具備的最基本素質,在此之上再去談業務能力。如果一些創業者能夠從一開始就明白并做到這些,創業的成功率可能會大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