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是上有一串數字和字母,大多人看到了,卻不知其意義何在。這些參數,就是這條輪胎的信息編碼,基本信息就有這串數字和字母當中。了解它們的真正意義,有利于你更好的選擇輪胎,以及何時更換輪胎。
生產日期
輪胎的側壁上會有四位數字標明輪胎的制造日期,前兩位代表周數,后兩位代表年份。例如4117,就是表示2017年第41周生產的。
耐磨指數
輪胎上有3個“T”,分別指Treadwear(磨損指數)、Traction(牽引力指數)與Temperature(溫度指數),后兩個T與耐磨并沒有直接的關系,你需要關注的是磨損指數。
Treadwear(磨損指數),一般在Treadwear后顯示的數字就代表了該款輪胎的耐磨程度。數字越大說明輪胎在同樣的環境下可行駛的里程越多,也就是更耐磨。
磨損指數通常標示在胎側(上圖為固特異耐乘+)
但是磨損指數并非越高越好,指數太高會犧牲掉輪胎的抓地力,這就是為什么通常高性能輪胎的磨損指數都在200,定位家用舒適的車型指數則在300左右的原因。所以在選擇磨損指數上的目的就很明確了:想用更久、想更省錢,我們應該盡量選擇數值偏大的輪胎。
除以營運為目的車輛外,磨損指數以200-350比較適宜。市面上較常見的耐磨輪胎有固特異耐乘+、鄧祿普LM703、將軍GC5等。
但是,大家要記住:并不是所有輪胎都有“3T指數”,因為“3T指數”不屬于國標強制范圍,而是由各家輪胎工廠根據各自測試標準去標定的值,所以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一個品牌Treadwear是400,另一個品牌是340,但400的不一定比340的耐磨。
一般輪胎,廠商普遍建議的使用年限為3~5年,綜合路況下行駛里程不超過6萬公里。不過,這并非硬性標準,輪胎下圖的極限標志時,才是必須停止使用(即胎面花紋深度低于1.6毫米)
規格信息
1、上圖中的205表示: 輪胎的斷面寬度
即輪胎在正常行駛時與路面的接觸面的寬度,單位是mm。根據物理學知識,接觸面越大即輪胎越寬,與地面的摩擦力就越大,摩擦力越大相應的油耗就越大,但是萬物都有兩面性,輪胎越寬導致輪胎的穩定性以及抓地力更出色
在每個輪胎上對寬度都有標識,以馬牌MC5這款輪胎為列,側面上的235/55R 18,235指的就是輪胎斷面寬235mm。而輪胎與地面接觸的是圖中所示的胎面寬,同一款花紋,斷面寬越寬,胎面寬也越寬.
一般來說,家庭用車普遍使用胎寬195或205的輪胎,一些SUV車型會使用215或225的胎寬,通常情況下,車子級別越高輪胎越寬,動力越好輪胎越寬。
同時,更寬的胎面,意味著操控性的提升,跟地面的接觸面積越大,抓地力就越好。從而使得車輛的穩定性、過彎速度、剎車效率等都隨之提高。
2、60表示:扁平比
即斷面高度與斷面寬度的比值。一般輪胎的扁平比都在30-80之間。扁平比越低的車輛,胎壁越薄,輪胎承受的壓力就會越大,對路面的路況比較敏感,會把路面信號比較直接的傳遞給駕駛員,更便于駕駛員操控。
當扁平比越高,胎壁越厚,舒適性越好;胎壁越薄,舒適性越差。這個大家應該都能比較容易地理解。胎壁越薄的輪胎,輪轂離地面就越低,輪胎可壓縮變形的空間變少,扁平率更小更硬的胎壁必然令舒適性下降。而且,扁平率更低的輪胎,在行駛過程中高速駛過一些大坑或者上過一些臺階之后,輪胎更容易產生鼓包的情況。
3、R表示:輪胎的類型
“R”和“Z”代表子午線輪胎,“X”代表高壓胎,“—”代表低壓胎。目前子午線輪胎占市場的80%,這種輪胎具有耐磨、節油、乘坐舒適,牽引性、穩定性及高速性能好的特點。
4、17表示:輪轂直徑
我們常說的17寸輪胎其實是指它的輪轂直徑是17英寸,一般普通轎車的輪轂直徑在15-18英寸之間,豪華車可能會有更大尺寸的輪轂,大尺寸的輪轂在視覺效果上非常棒,也會給車帶來不錯的穩定性。
5、99表示:輪胎的負荷指數
它代表一條輪胎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荷。數值越大,輪胎所能承受的負荷也就越大。下表為輪胎負荷指數及對應承載質量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