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而言,作者完全突破了史書的傳統寫法:既非紀傳體,又非編年體。以一種獨特的視角觀察人類的過去,導致本書不像客觀史書,更像是一篇主觀性極強的論文。作者提出了一個觀點(人類的進化被三場革命所推進—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技革命),然后用史實來論證其觀點。這里的史實包括生物學、物理學、化學、文學、宗教、醫學、農學、經濟學等種種領域的故事。如果單純從論證的角度來看,本書是一篇證據充足的作品。
然而,從內容來看,本書的觀點過于主觀,提出的問題遠遠多于答案,雖可以起到發人深省的作用,但卻也脫離了史書的角色。例如,在提出認知革命的時候,作者講到認知革命使得智人在所有物種中脫穎而出。的確,智人的“八卦”能力以及虛構故事的能力在目前看來的確可以使其與其他物種比起來更加“高級”—社會分工更加明確,組織能力更強。但是,至于為什么智人擁有這些能力,作者認為是巧合的作用。這就顯得有些牽強附會。作者提出的認知革命本可能某些事件的結果,而非原因,例如我們可以將第一場革命認為是火的使用—增加了智人的飲食范圍和種類,進而促進了智人大腦的發育,大腦的進化又使得智人獲得了新的認知世界的方式,而新的認知方式使得智人能更好組織自己,進而稱霸世界。因此,認知革命顯然不與后面的農業革命和科技革命處于同一層級,這里的分類出現了一些問題。
再者,作者認為農業革命后的人完全成了土地的奴隸,生活遠遠不如從前自由與幸福。換言之,人被物質異化了,且隨著社會進步,此趨勢愈演愈烈。然而,作者又說,在現代社會,人獲得了自由,避免了很多暴力事件。所以,人的進化到底是好還是壞?!每每在表達一方觀點時,作者言之鑿鑿,使其深以為然,然后作者就開始滔滔不絕地論證反方觀點了。作者的心思你別猜~當然,如果硬要給這一易變加一個邏輯,可以理解為,隨著智人進化,人在人的關系中脫離,戴上了物質的枷鎖,導致最后人與物的難舍難分。人朝著物質進化,物質朝著人進化,在這場相對而行的賽跑中,二者將會在未來的某一時刻相遇,那就是新的singularity。所以,作者寫著寫著歷史又跑到未來去了是嗎?!這個易變的小妖精?。?br>當然,“名不副實”并不代表本書不好,只能說不是一本合格的史書。改名吧,作者!書名中加一個字就可扭轉局勢、轉敗為勝—“論”人類簡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