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殺兄娶嫂,卻為什么不敢殺了父親李淵?現在告訴你事實驚人!李世民沒有必要殺父親。如果明目張膽的殺了還是皇帝的親爹,就是不忠不孝、有悖人倫的畜生。比被大唐狠狠批判的“昏君”隋煬帝還不如。李世民在李淵建立大唐的過程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而李建成也并平庸之輩。所以才有二虎相爭,李建成因為是老大,被立為太子。李世民封秦王、尚書令、天策上將,沒辦法再封了。兄弟兩個,各自有自己隊伍,明爭暗斗,水火不容。李世民殺兄屠弟、娶兄嫂納弟媳,很多人認為李世民好色,小編覺得未必如此,至少史料里李世民也沒這么明顯的“色”。
但據我所知李世民雖然很牛,開疆擴土,立下赫赫戰功。但是依舊沒有與他老爸李淵抗衡的能力李淵在位時,李世民曾多次出征,但是他并沒有軍權,軍權一直掌握在他爸李淵手里。而在歷史上,在現實中有軍權的才是真正老大。所以不要把李世民想的那么猛,其實在李淵在位時,他頂天也就是能接觸到軍隊的皇子。而且李淵立太子就說明人家才是老大。李世民鋌而走險殺掉倆個兄弟,其實是在賭。賭他老爸,年事已高:賭他老爸知道大局,傳位給自己。李世民若想殺他老爸,怕是自己會更慘。所以我說李世民不是不敢,而是沒能力。玄武門之變,已是李世民的極限。
玄武門事變中,李世民雖然是先發制人,但也是險象叢生,要不是事先策反玄武門守將,把玄武門關的老緊老緊,自己差點就報銷在玄武門。后來,李世民部將尉遲恭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的首級示眾,外面圍攻的東宮兵馬才知道大勢已去,不得已散去。太子李建成(能征慣戰的將才)、齊王李元吉(為人驍勇且擅使馬槊)也非等閑之輩,之能怪運氣實在太差,當時在玄武門稍微注意保護小命,等外面的援軍殺到,還不是吊打李世民。可惜,歷史就是這么現實,玄武門事變開始沒多久,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死、李元吉被尉遲恭射死。
而當時李淵也完全被控制了,身邊站著一身血的尉遲恭,完全喪失了主動權,選擇認輸,承認了李世民的合法地位。李世民可能都沒有想到父親最終會認同了他的殺兄逼宮行為,感動的當中吸吮李淵的乳頭做出嬰兒狀。這樣就不用背負殺父篡位的罪名,合理合法的繼承了皇位。李世民殺了哥哥和弟弟,但是對功臣殺的并不多,算得上是一位明君。很可貴的是他啟用了李建成的謀臣魏征,魏征多次頂撞,李世民始終重用魏征,傳為千古佳話。
再說李淵一生有22個兒子,精力旺盛,甚至在他退位后還保持了超強的戰斗率。然而竇皇后所生的只有四個孩子罷了,換句話說,在這四個孩子死絕之前,其它兒子休想皇位落到自己頭上。這四個兒子中,衛王李玄霸早夭,李建成和李元吉又被KO。現在帝國的第一皇位繼承人是且只能是李世民一人而已!此時尉遲恭進宮,浴血面駕,只是作為震懾及傳聲目的,主要目的是提醒李淵保持清醒,勿行昏著——比如忽然精神病發作,非要將如今竇皇后的獨苗苗李世民斬首。細思李世民之意,敬德此去,不過是為已成囊中之物的皇位上最后一道保險罷了。李世民既為軍事天才,自會精于推演,我相信他早已推演過時局演變。
還有李淵真的那么好殺嗎?李世民雖然在軍中的地位很高,但是軍權還是掌握在李淵手上。李淵建立唐朝以后,先奪取了長安,殲滅群雄。接下來與突厥建立聯系,進而消滅東北、江南地區群雄。基本的謀略,就是逐個擊破,由北向南。真正的李淵是一個軍事大亨,李世民殺他不容易。雖然尉遲恭已經走到他面前,但是朝廷上還是有很多李淵的人。李淵見到尉遲恭立刻學詢問臣子該如何辦,就可見他的老謀深算,這是要先確定自己身邊有多少是李世民的人。
如果殺了父親李淵,李世民面對的將是整個社會,面對的將是數不盡的指責,這種指責會經久不息,生生世世都會如此。不是李世民不敢殺李淵,當時的李世民所能調控的資源,殺李淵絕對是可以做到的。可是,這件事情絕對不能做。人類社會有史以來,對孝順都頗為看重,殺了李淵,不僅會受到外人數不盡的指責,更重要的是,還會受到自己內心的無盡譴責。這是逆情緒、逆社會的行為,如何能做?做了如何能過后面的日子?做了如何能夠每晚安然睡著?李世民不會給自己找不痛快,不會主動去殺自己的老爹。除非老爹李淵要殺他,出于人性,可能會自衛,但自衛的同時,向自己老爹舉起刀還是非常難的。
兄弟相爭,李淵讓他們第二天早上來對質,不料爆發玄武門之變,此時的李淵在哪里?他在湖中乘船看風景。李世民也拿捏不穩李淵的意思,于是讓尉遲恭打前路,探探口氣。等李世民被李淵召來時,發生了這樣一個場面,資治通鑒說:世民跪而吮上侞,號慟久之李世民上前跪在李淵身旁,允李淵的乳頭。不要笑,這是他們的風俗,叫“乳翁”。也說明很久以前,李淵這曾這樣做過,或者做過這種儀式。此時,李世民吮父乳,是在喚醒早年的記憶,在表達“我是由你哺育長大的孩子”。這里需要說明,李淵有三乳!再現早年李淵乳子的場景,這樣能不讓李世民“痛哭”嗎?好在李淵最后也相通了,李建成是自己的兒子,李世民也是自己的兒子,雖然殺來殺去自己心里難受,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好在繼承皇位的還是自己的兒子,不傳位給李世民還能給誰呢?想一想還是算了吧。
還有一點就是李世民即位后政績非常輝煌,強大的突厥在唐軍的兵勢之下土崩瓦解,這也給了李世民充分的政治自信心:父親的政績不如我,已經充分證明了奪位的正確性,又何必去擔心父親呢?而事實也證明,隨著貞觀時代的國勢日盛,李世民和李淵的關系也逐漸升溫。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唐太宗在位期間邊患四起,內政不安,和“太上皇”的關系又會發生何種微妙變化,朝中政治勢力又會發生何種消長?李淵舊臣會不會圖謀復辟?李世民會不會先下手為強,以除后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