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經絡穴位圖正面-男性
人體經絡穴位圖側面-男性
人體經絡穴位圖正面-女性
人體胸部腹部穴位圖
手掌穴位彩圖
人體壬脈大穴
人體左側穴位圖
手掌反射區圖】
人體督脈及背部穴位
頭部穴位
臉部穴位
足底穴位
督脈大穴
督脈圖譜
人體奇經八脈之一。督脈總督一身之陽經,六條陽經都與督脈交會于大椎,督脈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故稱為“陽脈之海”。主生殖機能,特別是男性生殖機能。督脈起于胞中,下出會陰,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經項部至風府穴,進入腦內,再回出上至頭項,沿頭部正中線,經頭頂、額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帶處(見圖)。本經脈腧穴有長強 、腰俞、腰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后頂、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素髎、水溝、兌端、齦交共28穴。
督脈
①奇經八脈之一。出《素問·骨空論》。其循行路線,起始于小腹內,從會陰部向后,行于脊里正中,上至風府,入于腦,上頭頂,下額,沿前額正中,到鼻柱下方及上齒。前后與任脈、沖脈相通,與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相合,聯系心、腎、腦。該經脈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脊柱強直、角弓反張、頭重痛、項強、眩暈、癲癇、癃閉、遺溺、痔疾、婦女不孕等。
②經外穴別名。《備急千金要方》:“卒癲,……又灸督脈三十壯,三極,穴在直鼻中上入發際。”即發際穴。見該條。
督脈穴
①督脈所屬穴,據《針灸甲乙經》及《醫宗金鑒》等書載,計有:長強(少陰所結)、腰俞、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柱、陶道(足太陽會)、大椎(足三陽會)、啞門(陽維會)、風府(陽維會)、腦戶(足太陽會)、強間、后頂、百會(足太陽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足太陽、陽明會)、素髎、水溝(手、足陽明會)、兌端、齦交,共28穴。又交會于足太陽的風門、任脈的會陰。
②指后溪穴。《針經指南》:“后溪通督脈,為八脈八穴之一。”后溪穴又稱為小督脈。